这个地方的小龙虾火了 监利在下一盘什么棋?
2017-05-26 21:47:00 来源:湖北日报网

1614040.jpg

监利完成了从“全国水稻第一县”到“全国小龙虾第一县”的转身 记者郑一鸣摄

0526_3.jpg

百名VIP小龙虾买家参观养殖基地 记者魏霭琼摄

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裴斌 魏霭琼 胡毅
  
  买吃龙虾去哪里?量大质优在监利。5月24日至26日,荆州第二届荆楚味道福娃小龙虾节暨现代农业成果展在监利举办。虾王虾后争霸、百名VIP小龙虾买家参观养殖基地……客商、游客纷纷前来吃龙虾、买龙虾玩得好不热闹。
  
  5月25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为监利“中国小龙虾第一县”正式授牌。从“全国水稻第一县”到“全国小龙虾第一县”,监利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期许之地。

0526_1.jpg

百名VIP小龙虾买家参观养殖基地 记者魏霭琼摄

0526_4.jpg

虾王虾后争霸赛现场 记者郑一鸣摄

  从水稻第一县到小龙虾第一县
  
  5月的监利春机盎然,绿油油的稻田上偶然飞过一只白鹭。位于监利县毛市镇陈赵村的天健小龙虾合作社的分拣车间里,十余名工作人员忙活着把一大早收过来的虾子,按大小各类。
  
  王建是这个合作社的负责人,“光今天收的就有万把斤哩,主要都是社员自己养的虾子,在这里按大小分类后,就能卖出不同的价钱。”据了解,天健小龙虾合作社就吸纳了100多户社员,养殖面积近万亩,销售范围覆盖全国各地。
  
  武汉东鲜龙虾配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东林,是荆州第二届小龙虾节邀请来的VIP买家。“我已经连续好几年从监利采购小龙虾了,这里的虾子第一肉质好,第二干净。”张东林说,仅过去一年从监利采购的小龙虾就有近40万斤。
  
  作为江汉平原上的一颗明珠,监利一直享有“全国水稻第一县”的美称。2014年,监利将“虾稻连作”模式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保障了国家的“米袋”,还鼓起了农民的“腰包”,更确保了“舌尖上的安全”。
  
  监利县委书记黄镇表示,大力发展“虾稻连作”,是县委县政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业竞争力的现实选择。
  
  据统计,2016年,监利县小龙虾总产量达9.72万吨,连续5年居全省第一,约占全国总量的八分之一,占全省总量的五分之一,产品销往国内90%的大中型城市。2017年,监利县“虾稻连作”面积已增至50万亩,小龙虾年产量有望突破12万吨。


1614041.jpg

华驰米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台吸引众多宾客在此驻足 记者郑一鸣摄

0526_2.jpg

虾稻连作破解粮农增收难

  虾稻连作破解粮农增收难
  
  监利已享有“全国水稻第一县”称号数十年,连续多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然而,监利却多年来陷入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不大”的困境。随着,“虾稻连作”模式的不断推广,在不改变农田用途的基础上,增加小龙虾养殖,既保证了粮食的产量,又增加了收入。
  
  在荆州第二届荆楚味道福娃小龙虾节暨现代农业成果展的展会上,华驰米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台吸引众多宾客驻足。
  
  “我们公司现在主打虾稻,这种大米用药打肥都很少,属于无公害食品。”华驰米业股份有限公司朱新华说,仅2016年,公司的虾稻就卖了1300万元,占企业总销售额的80%。
  
  原来,华驰米业从2015年开始经营虾稻,起步阶段虾稻的售价仅比普通大米高1毛多钱,如今最便宜的一斤也要卖3块多钱。“农民看到虾稻的价格在这几年间不断上涨,现在农民都开始种虾稻了。”朱新华说,目前企业流转了5000多亩用于虾稻的种养殖,今年又跟农民签订了2000亩的虾稻种植合同,为了更科学的规划企业的产业布局,他们还特意引进了一位从日本回来的海归博士。
  
  根据测算,监利县虾稻连作模式,一年种一季稻,养一季小龙虾,水稻亩产不低于600公斤,小龙虾亩产不低于100公斤,一般每亩纯收入可达4000元以上。2014年以前,监利县稻田综合种养面积6万亩。2016年,虾稻田面积达到38万亩。三年间,翻了六番。
  
  通过小龙虾产业,监利的农业供给侧改革“落地有声”,不仅粮农增收,又在小龙虾掀起的“红色旋风”中迎合了消费需求,实现了“皆大欢喜”。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