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政:一生痴醉毛体书法艺术
2016-07-25 17:21:00 来源: 长江网

  宋明政

长江网讯(通讯员 熊传东)人物名片:宋明政,1952年出生于北京。中国高层领导信息网专家顾问,湖北省文联委员,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全国省部一级毛泽东书法艺术研究的专业学会——湖北省毛泽东书法艺术研究会创会法人,著名毛体书法艺术家。他数十年痴醉于毛体书法研究,手抄卷堆起来超过6米,用坏的毛笔约7000支。他提出了29个毛泽东书法理论的研究方向和280个研究课题。出版有《毛泽东书法新论》《毛主席语录手抄本》《宋明政与毛泽东书法情缘》《宋明政书法作品选》等。曾有省领导如此评价他:“宋明政血管里流动着毛泽东思想的血液,他就是我们湖北的一张名片。我们主推的就是他。” 

  宋明政书法作品《毛泽东给彭德怀对抗美援朝的指示电报》

作为一位领袖群伦的政治家、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史上独树一帜且成就辉煌,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倾倒和痴醉了无数的追随者和研究者。而宋明政先生正是非常痴迷“毛体”书法艺术及其理论研究的人。

在一个夏天的周末,记者采访宋明政先生时,他刚从湖南回武汉,在刘少奇的故乡用刘少奇的书体抄写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宋明政告诉记者,为纪念建军88周年,他专门创作了红军、解放军、火箭军等军风、军纪,以及军魂、军嫂等100幅榜书军书,用毛主席书体规律和章法特点创作的毛泽东对各大军事战役的指示电报1000份。7月2日至4日,夜以继日地用毛体书写完成了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顿时,不得不让记者肃然起敬。

收藏毛泽东书籍资料达20吨

宋明政1952年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之家,4岁开始练习书法,10岁与毛体结缘。毛体书法,章法纵横驰骋大气磅礴,笔墨潇洒淋漓雄劲有力,令无数人为之折腰……他们研之、习之、传之,宋明政,便是其中一人。

那年,他父亲看的报纸上,报头是毛泽东的题字。“研习过颜体、柳体、王羲之等名家书法,但感觉毛泽东的字,特别有个性,特别大气。”

于是,宋明政先用铅笔一遍遍地描摹报头,铅笔描完又用毛笔描;他甚至将报头剪下,夹在书本中带到学校描。

毛体书法,就这样刻入了宋明政的生命中。此后,不论是下放到农村,还是后来上大学,做管理,他都始终坚持毛体书法的练习。

为了更好地学习毛体书法,宋明政四处搜寻毛泽东书法作品。“后来,只要与毛泽东相关的史料和书籍,我都会不假思索地买回。”

1989年,他进入一家杂志社,成为一名记者。四处奔波采访的经历,为他搜集毛体书法作品提供了便利。省内很多书摊、书店和博物馆等地,都留下他寻找毛泽东书法作品的身影。

“为了研究之用,收藏有各不同版本、印次、版次、品相、文种,以及中外对毛泽东各不同角度研究的专论、文革期间的报刊、画册等,重量至少有20吨,分别存放在武汉的10多处、北京的23处。”毛体书法的研习之路,有很多深刻的记忆。1993年的一天。宋明政在武汉武胜路一家书店,看到一套纪念毛泽东一百周年诞辰、标价千元的书——《毛泽东书法作品选》,这套书共10本,涵盖了毛泽东诗词、手书、书信文稿及题词等。

“很多内容从未见过。”宋明政非常喜欢。然而,掏光身上所有,仍差30元钱。他踌躇半晌后问店员,能否少收30元?闻讯赶到的老板,爽快地把书卖给了他。抱着书,冒着飘飘细雨到了公交车站,他才发现没有钱坐车了。无奈,他返回书店,希望老板能给一元钱的车费。老板笑了,“坐公交,不怕路上书淋湿了?给你30元,坐出租车回家吧!”那时情景,宋明政至今犹记。而那一套书更让他震撼:回到家,他就沉入书中,直到一声惊雷把他拉出来——窗外的雨声和闪电,让宋明政在冲动中冲进了院子,在雨中信步40多分钟,狂热地涤荡着心中的激情。

一个冬天。在荆州石首采访后回武汉的路上,他身上只穿着一件衬衫。因为用衣服、手表换了毛泽东的书籍。

买书,让宋明政交了40多个拉板车收废品的朋友。但凡他们收到有关毛泽东的书,都会卖给宋明政。

他对毛主席的情缘逐渐化成一种信仰,一种追求,一种希望,一种寄托,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对宋明政来说,毛泽东的书法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磁场,强烈地震撼着、吸引着他时刻去为之感悟和奋进。

  宋明政书法作品《水调歌头·游泳》

4昼夜毛体抄写党的十八大报告

作为毛体书法研究者,宋明政认为,“书法要与时俱进,服务改革,服务时代,服务人民。”他用毛体,感应时代——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神州八号成功上天后胡锦涛的讲话,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的重要讲话精神,等等。

一组数据,勾勒宋明政研习毛体付出的心血。从2000年开始,用9年时间抄完8卷《毛泽东文集》500多万字。在北京,完成47万字的《毛泽东军事文选》。毛泽东在三大战役、抗美援朝等战役中的600多份指示电报,他全部抄写完成。长2米、高1.4米的电报袋有60多个。

2011年,宋明政把毛泽东抗美援朝时期的指示电报抄在60米长卷上,纪念抗美援朝胜利60周年。2013年,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70周年,他把讲话抄成百米长卷……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那年。宋明政完成了书法作品《沁园春•雪》,有176平方米,还创作了一幅120平方米的作品。

经过4天的日夜抄写,被称为“书痴”的宋明政用毛体抄写完了党的十八大报告。用他友人的话说:“他写的毛体字几乎可以假乱真”。“我为什么不选择在北京抄呢?因为我是武汉人,这件作品应该在武汉产生。”宋明政说,当从电视上看到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喜讯时,马上就想到要用毛体写书党的十八大报告,作为学习报告的实践者,从武昌赶到汉口博艺斋,看到报告全文时,如饥似渴,花一天时间通读报告。从2012年11月19日到22日凌晨,他一直在抄写,为了加快速度,旁边还有博艺斋的工作人员帮忙裁纸和念诵。为了减少路途上的时间,他干脆在附近的一个酒店住下,晚上困了就和衣而眠,每晚只睡两三个小时,白天有时连饭都忘了吃,困了就睡一会儿,醒了继续,可谓马不停蹄地抄。很多同行惊讶,他几乎是在党的十八大会议结束之前,完整抄写报告全文。这次抄写,共用了70cm×140cm的宣纸150张,写秃了7支毛笔。

其实,宋明政很早就开始进行“两学一做”的创作,自2013年开始,他先后用毛体书写《接过历史的接力棒 继续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论群众路线教育》等习近平重要讲话和系列讲话精神。在用毛体抄写习总书记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之后,还用刘少奇的书体抄写了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他回忆,2011年在北京举办宋明政毛体书法系列作品展,以及申请毛泽东书法艺术图书博物馆时,得到几任省委书记,还有原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等领导的批示。

创立中国首个研究毛泽东书法的学会

毛体书法研究的关键问题,首先是解决理论问题。毛泽东书法虽然缘于传统,而又高于传统。从书写内容上讲,它具有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史、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三史合一”的具有“史诗”性质的一种特殊的书法艺术。毛泽东书法实质上是毛泽东思想艺术的再现。可以说,毛泽东书法的构成除了书法本身之外,更有他政治家的博大胸襟,革命家的气场,哲学家的睿智,思想家的深邃,文学家的细腻,史学家的厚重,军事战略家的恢弘气质,还有他那特有的诗人浪漫主义情怀。对毛泽东书法的研究,是一项重大理论研究的系统工程,对毛泽东书法的学习和继承,关键的是对其理论深入的、系统的长期研究,因为可以指导创作的方法。对毛泽东书法的研究不仅仅是一个笔画和书写的方法问题,关键是读懂和研究好上述问题。

为了研究好毛泽东的书法,宋明政收藏到近千册书帖及数以百计的书法理论研究专论和丛书。就毛泽东书法中的某一字、某一笔、某一画,究其来源,观其发展变化,获其精髓。从毛泽东书法章法的大开大合、雄势霸天等风格中,去领略他那半世纪戎马生涯和群众路线的实践之魂,如果没有深入对理论的研究,就得不到对毛体书法艺术创作的实践指导。

宋明政痴迷于毛体书法艺术及其理论研究50年,不仅把毛泽东书法淬炼得惟妙惟肖,而且探索出了毛泽东书法理论系列体系。他于2004年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研究毛泽东书法艺术的省部一级学会——湖北省毛泽东书法艺术研究会,于2004年组织举办了“首届中国毛泽东书法作品大奖赛”。2006年、2008年又相继成功举办了中国第二届、第三届毛泽东书法理论高峰论坛暨毛体书法作品大赛等活动,引导和带动了全国继承和弘扬毛体书法的热潮,成就备受社会瞩目。

宋明政创作出大量的毛体书法艺术作品,抗战期间丢失的原稿《兴国镇调查报告》《义务调查报告》等文献。宋明政以毛主席书体规律及其章法特点的全文抄写,填补了这批丢失的伟人的文献资料,再现的手稿风貌同样具有文献价值。他的书法作品曾获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中央文献研究室专家逄先知、孙东升,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谢方开,毛家后人毛新宇、李敏及主席生前工作人员张玉凤等人的高度评价。此外,他还对毛泽东书法有着深邃的理论研究基础。

宋明政2007年先后受邀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做毛泽东书法艺术专场报告会,这两场报告会场场爆满,受到师生的热烈追捧。清华大学某学院王书记在评价宋明政讲学时说:“宋老师是湖北第一个登上清华讲堂的人,即便是外国总统来清华,首先考虑的是本人的政治倾向。宋老师把毛泽东书法艺术搬上国家最高学府,这同样是全国高校面临的一项教育新课题。”

生活中神情举止模仿毛主席

一提到扮演过毛泽东的演员,大家都会首先想到次数最多的古月和最传神的唐国强,资料显示第一个毛泽东的特型演员是于是之。而这些年,刘烨、黄海冰、谷智鑫、张铁林等一些非特型演员,也都加入了扮演毛泽东的行列。有这么多人在不同的作品中诠释过伟人的足迹,难免会被比较。

然而,对于宋明政而言,他在生活中扮演毛主席,不但没有压力,更不怕被比较。他有几个优势:身材、身高、体型近似于毛主席,无数次在人民大会堂、全国政协礼堂、国家军事博物馆、国防大学等以“主席形象”出席重大纪念活动;从事毛体书法及理论研究50年;作为湖南女婿,经常在韶山表演和学习,深得韶山人喜爱。

他表示:“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风格,我会去借鉴学习。多次同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蒋介石等特型演员同台表演,不仅得到观众的热烈掌声,还获得特型演员的高度评价。”

2011年7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老干部俱乐部,纪念建党90周年的活动上,宋明政饰演毛主席时,深受百位老将军的高度认可。有位老将军看到他坐在哪儿,误以为真是毛主席,快步向宋明政坐的位置赶来握手,还不小心摔了一跤。

有一次,宋明政在北京一家酒店吃饭时,被一个5岁男孩看到之后,男孩对妈妈小声说:“妈妈,快看,在天安门城楼上挂着的人也来我们这个酒店吃饭来了。”

今年6月初,宋明政在湖南韶山体验生活,晚上散步经常有遇到轿车减速停车和行人围上来打招呼的情形。一天中午,宋明政路过一个景区广场,有一辆满载游客的旅游大巴师傅,为了让车上的游客都能目睹到宋明政的“毛主席形象”,竟然来回多次调转车体。

为了在神、型、体等方面扮演得更像毛主席,宋明政不仅钻天打洞地寻找有关描述毛泽东的相关书籍和影像资料,在研究大量影视剧的同时,无数次前往井冈山、延安等革命老区采风,还常年到毛泽东的故乡韶山去向当地老人学方言。同时,长期居住在韶山进行珠算、书法等功课的练习。宋明政说,在他心中也有一个中国梦——把原本毛主席的伟人形象(身影声音、书法艺术、文韬武略)重现荧屏。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无论在诗意的黄鹤楼上,他都在品味着龟蛇锁大江的雄姿;不管在悠悠的东湖之滨,他都在凝望着《离骚》而沉思;即便在滔滔江河交汇的南岸嘴,他都用树枝在江滩上书写《水调歌头》;那怕在汪洋般的沙湖边,他都漫步在水岸之间,就连什么时候湿了鞋也全然不知;在那历经血与火的红色之域,他都在虔诚地寻找着伟人的痕迹……他总是那样心潮澎湃,浪遏飞舟;他始终那样不离不弃,锲而执着。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