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开设“诊间课堂”,线上线下服务13万人次
他献血14年,跪地施救患儿获千万网友点赞
武汉晚报讯(记者罗岚 通讯员陈莉)救死扶伤是他们的神圣使命、技艺高超是他们的专业利器,他们是武汉广大志愿者中最有战斗力的群体之一。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武汉市“卫”爱同行——最美卫生计生志愿者现已评选揭晓,武汉市中心医院“诊间课堂”志愿服务等获得全市卫生计生“十佳最好志愿服务项目”;武汉市计划生育协会“御太极互助养生”志愿服务获得全市卫生计生“十佳最佳志愿服务团队”;武汉儿童医院戚畅等获得全市卫生计生“十佳最美志愿者”。
本次评选由武汉市卫生计生委与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活动自今年11月21日启动以来,组织推荐、群众热议,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卫生计生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团队和志愿者。经专家严格评审结合群众投票,评委会公布终评结果。这些获奖者的事迹不仅具有鲜明的新时代特征,更是卫生计生志愿者们在危急中显身手、细节中见真情、小善中现大爱的真实写照。在他们当中,市中心医院志愿者团队利用患者候诊时间开设“诊间课堂”,涵盖20多个专科,线上线下服务13万余人次;市卫生计生志愿者团队向特殊家庭推广“御太极”互助养生活动,将健康养生与心理援助有机结合;武汉儿童医院戚畅医生坚持献血14年,他跪地紧急施救患儿的照片获千万网友点赞。
“卫生健康行业担负防治疾病、维系生命、促进健康的神圣职责,他们是武汉打造‘志愿者之城’的生力军。” 武汉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彭厚鹏介绍:我市较早在医疗卫生战线开展志愿服务,在职业化、常态化、规范化上下功夫,通过创设“组织无偿献血”“我为家人学急救”“健康教育五进”等志愿服务行动,涌现出了“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蔡常春、全国最美志愿者张勤等一批优秀志愿者。
武汉市“卫”爱同行——最美卫生计生志愿者评选
卫生健康行业助力“志愿者之城”
图为颁奖现场
打造“志愿者之城”是武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具体行动。卫生健康行业从业人员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对于传播社会文明,建设文明城市和健康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市较早在医疗卫生战线开展志愿服务,将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与“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相统一,着力在志愿服务的职业化、常态化、规范化上下功夫,通过创设“组织无偿献血”“促进心理健康”等志愿服务项目,让社会上的志愿者参与到健康促进行动中来;通过“我为家人学急救”“健康教育五进”等志愿服务行动,进行健康教育;通过组建由知名专家牵头的医疗卫生志愿服务团队,深入社区和农村开展义诊;通过评选最好项目、最佳团队、最美志愿者活动,推动“人人愿做志愿者,时时当好志愿者,处处可见志愿者,事事都有志愿者”成为社会新时尚,并涌现出了“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蔡常春、全国最美志愿者张勤等一批优秀志愿者。
武汉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新闻发言人 彭厚鹏
全市卫生计生最好志愿服务项目
“诊间课堂”志愿服务项目 武汉市中心医院 每周一至周五上午10点,“诊间课堂”准时开讲,志愿项目授课内容涵盖20多个专科,2年来累计授课521次,服务受众3万余人次。网络点击量达数十万人次。
“阳光音乐台” 武汉儿童医院 2015年12月启动,每天定时播放钢琴曲,周六组织专场文艺演出。三年来,接受志愿者服务600余人次,其中青少年志愿者占比95%,举办演出150余场。
“玫瑰花”造口护理 武汉市第一医院 胃肠外科护理人员利用休息时间,与造口患者紧密联系,开设造口护理门诊提供造口知识咨询、造口并发症的处理;为行动不便者上门服务;组建造口人健康教育俱乐部。
健康乡村行 黄陂区人民医院11年间已到458个乡镇及社区,免费为群众查病义诊50万余人次,免费实施手术5000余例,现场健康讲座350余次,发放药品价值50万余元,减免总费用达1450万元。免费培训基层医护人员24800余人次。
“青春有爱,校园无艾”——武汉青年学生预防艾滋病志愿服务 武汉市疾控中心 自2015以来,市疾控中心与武汉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建立“高校共青团+青年志愿者组织+防艾社团” 的组织模式,包括“互联网+防艾”“公益+防艾”和“志愿者+防艾”校园行等线上线下活动。
用爱心点亮童梦 武汉血液中心 自2005年起,每年儿童节前夕,该中心成分科的护士纷纷挽臂捐献血小板,经处理后捐赠给白血病患儿,13年救助1500余名血液病患儿。
敬老爱老志愿服务 武汉市东湖医院 医院开展多种敬老爱老志愿服务项目,“红歌会”“读书会”陪同老人读书读报;“养生操”“手指操”课堂传授锻炼方法;还组织老人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老有所医公益行 武汉市武昌医院 依托老年病专科专业基础,为老年人提供“专组、专业、专心、专利”一站式服务。志愿者发明“床边椅约束带”,自创预防老年痴呆症《手指操》,为数百名老年患者提供医疗、物资等多方面帮扶。
言语语言康复治疗宣传进社区 武汉市汉口医院 2015年起,由康复科医生、护士、治疗师组成了言语语言康复治疗宣传小组。帮助语言障碍患者恢复语言功能、吞咽功能,并认识到通过专业、及时的言语语言治疗,可以恢复健康。
朝阳关爱夕阳 青山区红钢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2年启动,每周三为老人们查房、量血压、进行用药指导;建立健康档案;查房发现问题及时与院方和子女联系优先安排床位;所有节日购买物资慰问、陪伴老人;留电话随叫随到;每年上门免费体检。
全市卫生计生最佳志愿服务团队
御太极互助养生志愿服务队 武汉市计划生育协会 推广融合太极、筋络、推拿、瑜伽、武术等传统健身项目的互助养生法,服务计划生育特殊家庭1600人次,累计服务时长160小时。
“贝母药圈”儿童用药安全宣讲队 武汉儿童医院 三年来走进社区、学校、幼儿园,大力开展儿童安全用药知识宣讲,受众已达2000余名。同时线上线下多途径结合,发布原创性科普文章30余篇,最高阅读量超10万+。
关“艾”志愿服务团队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 2015年成立“艾心小屋”志愿服务点,建立QQ群24小时为艾滋病患者提供心理咨询以及用药咨询。他们到特困艾滋病患者家中送医送药。“艾心驿站”团队共签约管理近2000名艾滋病人。
红手环志愿者服务团 武汉市第一医院 2015年成立,由经验丰富的神经内科医护专家组成,开展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如“红手环”系列义诊。2016年被中国卒中学会评为“优秀志愿者单位”。
武汉市稀有血型爱心之家 武汉血液中心 2002年成立,截止目前稀有血型累计献血达13214人次,相当于救治了9914位临床病患。16年间,会员发展到1253人,其中累计献血在4000毫升以上的就有76人。
“心心语”心理热线志愿服务团队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接听时间超过23000小时,年接听近3000余人次,挽救无数鲜活生命。2016年,热线团队成员苏祖辉荣获“十佳志愿者”;该团队荣获2017年度武汉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武汉市大肠肿瘤病友俱乐部”志愿者服务队 武汉市第八医院 15年前由该院肛肠外科主任陈继贵带领创立,每年召开俱乐部会员代表大会抱团取暖;每月通过微信公号“健康肠寿”做健康科普;每天在微信群里与病友们接受咨询。
糖友之家志愿服务队 武汉市中心医院 成立于2009年,10年来开展5000余场糖尿病知识宣讲,服务2万余人。2017年,率先在全国建立糖尿病健康管理站,通过院内院外一体化综合管理让众多糖尿病患者减轻就医负担。
疾控先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成立于2004年,110位志愿者常年进行义诊、健康宣教,走进了社区,结对共建,为社区提供群众帮扶、应急无偿献血、救灾防病等“红色志愿”服务。与团市委联合探索防艾工作新模式。
“粉飘带”志愿服务队 汉阳区妇幼保健院 “她”诞生于2014年,62名志愿者常年活跃在汉阳区的幼儿园、养老院、街道、社区,坚持做着一些平凡的服务。2018年“她”获得“武汉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称号。
全市卫生计生最美志愿者
戚畅 武汉儿童医院
坚持献血14年,累计献血12000ml;为抢救患者实施插管跪地20分钟,一张照片温暖千万网友;每天为管床患儿准备一个笑话;参与科室肾友会”为肾病患儿打造一个温暖的家。
张青松武汉市第四医院
5PM俱乐部创始人,带动运动医学科医务人员每周三下午提供免费运动和康复指导,受惠患者超过4000人;在线答疑服务百万患者;带领团队为4000名患者建档。
陈俊武汉市普仁医院
2011年起,积极参与社区及对口扶贫地区义诊,今年医院在全区50多所中小学进行义务急救培训,他成为主讲人。积极向大众传播健康科普知识。
段鑫武汉市中心医院
全天在线,免费为患者提供疾病咨询和健康宣教,4年来,他先后80余次前往患者家中供免费换药和治疗志愿服务。定期走访行动不便、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
杨家宏武汉血液中心
坚持捐献全血、成分血共计15200毫升,三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湖北省无献血工作先进个人。利用休息时间参加无献血志愿服务活动。
王斌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
他是湖北省应急救援队队员。野外医疗救援、重伤员空中转运,每一次重大救援任务,均取得成功!2014年江苏昆山重大粉尘爆炸事故,他远赴苏州异地救援1个多月。
马红飞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她身处艾滋病防治岗位,连续三年利用业余时间走进高校宣讲艾滋病防治,累计培训志愿者1000余人。为90名戒毒门诊病人提供心理治疗。
巴元明 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
他连续3年到宝丰镇桂坪村精准扶贫;他获得湖北省“群众满意的医务人员”;他说“要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志愿者的温暖。”
黄莹硚口区汉水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深入社区巡诊,开展健康讲座,随叫随到为行动不便者提供上门服务,领衔成立“黄莹家庭医生志愿服务队”,曾获“中国好人”称号。
姜振东武汉市武昌医院
10年来捐血累计约3000ml,累计为大学生等开展心理讲座1700余次,服务精神及心理问题大学生1000余人次,为贫苦大学生解决住院费用10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