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闽南,正月里哪一天最热闹?地道的闽南人都知道,是初八深夜至初九凌晨,绚烂烟花漫天,炮声不绝于耳,全民出动,祭拜“天公”,热闹、隆重程度秒杀除夕夜和元宵夜。
为什么要拜天公?传说这一天是“天公”玉皇大帝的生日,漳州人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吉祥。除此之外,这背后还有一个具有民族大义的历史典故。
对老一辈人来说,拜“天公”既讲究又虔诚,可一些年轻人却不买账,他们说,一整天准备祭品,太烦,一整夜的鞭炮声,太吵。
坊间拜天公举家沐浴更衣以表虔诚
四方桌上,六斋(六种小碗菜)五果(五种新鲜水果),清茶、面线、酒各四杯,发祭、甜祭、红圆祭,一样不少;客厅里,香烛、元宝金、莲花金,摆放得整整齐齐;阳台上,百合、菊花、水仙花,也等着“坐”上四方桌……
而在平和南靖地区,还要用一支甘蔗挂上“长钱”和纸元宝等一起在敬拜后烧给天公,以示恭敬奉献虔诚。平和南靖拜天公是需要用整棵甘蔗,而且是需要带尾叶芯的紫红色果蔗才可以的啊。目的意思表示甜甜蜜蜜节节高啊。天公也一样需要与日俱进的更上一层楼的嘛。拜天公的时候是把“长钱”挂在甘蔗尾稍的,等敬拜完毕后抬着挂着长钱的甘蔗走到香炉前恭恭敬敬地烧纸啊。
为了拜“天公”,家里的子孙都会到齐,“拜天公”求好运的同时,还能享得合家团圆。
“一般来说,民间祭拜天公,都要备好三牲五礼,但因为我们往年准备太多了,今年就以六斋五果为重。”颜女士说,以前,拜天公要自己磨粉做糕祭,还要准备甜汤或四果汤等,比现在忙碌得多。
根据每个地区的习惯不同,“拜天公”的时辰也有所不同,漳州市区及周边县城一般是在初八晚上11点至初九凌晨期间祭拜,也有的乡镇是在初九上午祭拜。除了家庭外,很多工厂企业也会祭拜。
祭拜前,举家沐浴更衣以表虔诚。祭拜时,由家中男主人手持大香,其余各人拿上小香祭拜,随后将元宝金纸等烧掉,答谢一年能有好的收成,并祈求来年有好运道。
初八晚11时至初九凌晨1时,芗城区天宝镇珠里村的千年古宫庙玉尊宫,将有100多只已宰杀的猪羊被抬上供桌,3000多名香客一齐祭拜“天公”。一睹千人共拜天公的壮观场面。这几年,玉尊宫也吸引了不少厦门,泉州,台湾,马来西亚等东南亚信众前来供拜。仪式上,大家向“天公”行祭拜礼、上香膜拜、奠烛、敬供品、献鲜花等9个礼节,共同祈盼国家安泰、人民康宁。
闽南的乡亲经常听到民谣里唱着:“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初九敬天公”,其实从初八晚上起“敬天公”的仪式就陆续开始了,因为当晚子时(23-1点)就是天公生日了。这在闽南一带是非常隆重严肃的祭拜活动,我从小就深深地感受到了众生对至上天公的无上恭敬。在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下,黎民百姓敬天思想是根深蒂固的,认为天乃宇宙的主宰者,对万物具有强大的统治力、正是基于这种观念,皇帝被称为"天子"。天子也必须顺应天意,如果违反了,就丧失天命,就会有一位真命天子来取代他。无形的"天"同时也被具体化了,称为玉皇大帝,俗称天公。
闽南民间年初七就开始制米龟、圆、"牵",蒸发糕、。初八晚上,暮色初合,便在正厅天公炉下摆设祭坛,一般都是用长板凳或矮凳先置金纸再迭高八仙桌为“顶桌”,桌前并系上吉祥图案的桌围,后面另设“下桌”。“顶桌”供奉用彩色纸制成的神座(象征天公的宝座),前面中央为香炉,炉前有扎红纸面线三束及清茶三杯,炉旁为烛台;其后排列五果(柑、橘、苹果、香蕉、甘蔗等水果)、六斋(金针、木耳、香菇、菜心、菀豆、绿豆等)祭祀玉皇大帝;下桌供奉五牲(鸡、鸭、鱼、卵、猪肉或猪肚、猪肝)、甜料(生仁、米枣、糕仔等)、红龟祭(像龟形,外染红色,打龟甲印,以象征人之长寿)等祭玉皇大帝的从神。
在祭拜天公之前,全家大小都得斋戒沐浴,初九当天,更禁止家人晒衣服,尤其是女裤、内衣或倒垃圾桶,以表示对玉皇大帝的尊敬;祭品如果要用牲畜的,一定要用阉过的公鸡、不能用母鸡。若是要还愿时,必须用全猪或全羊。敬天公的大红烛是新的,香炉是专用的,烧的纸钱也是特制的"天公金"。"天公金"较一般纸钱大,正方形,刷金箔,而且必须折成金元宝的样子。 当所有的供品都摆好后,一家人便开始点香拜夭公。连抱在怀中的婴儿也不能免。往往由母亲抱着,把点着的香塞在孩子手中,象征性地拜几拜。当母亲的,口中还要念念有词,祈祷孩子平安长大。一家人中若有一人外出,也得由弟妹或配偶替他(她)上香。有些虔诚的家庭以为在家里祭拜还嫌不足,会连夜赶往各地的天公庙礼敬,每年的农历大年初八便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到了深夜11时,子时已到,便是初九天公生日,开始烧"天公金",燃放鞭炮。旧时,你若是正月初八夜在闽南,最好别太早睡,否则,全市此起彼落的鞭炮声,定会把你吵醒,近几年市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市区还是能听到周围乡镇的炮响。
闽南人拜天公,除了感恩外,也祈求天公在新的一年,赐福给全家人,让合家大小平安,步步高升。
正月初九拜天公历史由来
传说明朝时一年的农历新年,倭寇在福建沿海一带,杀人放火,抢夺财物,乡民扶老携幼逃命。
乡民在黑夜中逃到一处偏僻郊野时,眼见倭寇就要追上,大家感到万分惊恐,突然前面出现一大片蔗林,乡民便逃入蔗林躲避,避过倭寇,逃过鬼门关。 这天正是大年初九,逃出生天的乡民都认为这是天公救命,于是每年的大年初九凌晨便祭拜天公,以谢救命之恩。而拜甘蔗也具有不忘蔗林藏身救命之恩。
另一传说是,古时有一名孟将军,他到某个地方,只要喝了当地的水,就会讲当地的话,他就以这门本事辨别汉人。
可是他到了福建,手下竟然拿了外省的水给他喝,结果他一直不懂讲福建话。他便以为福建人不是汉人,就下令大开杀戒,福建人枉死无数。
到了大年初九那天,从外省运来的水喝光了,孟将军才喝到福建的水,会讲起福建话,这时他才知道杀错人,马上下令封刀。而福建人认为这是天公所赐,让他们逃过大劫,便在初九凌晨拜天公谢恩。
依照古礼 拜天公的正式程序:
1.神前摆供牲馔祭品。
2.点燃神案蜡烛。
3.神前献茶三杯。
4.焚香迎神。
5.敬酌一杯酒。
6.掷杯挂请问神明(天兵天将)之降临。(三圣杯表示神明降临),因为天公不会降临人间,所以是天兵天将降临。
7.神明既降,敬第二杯酒。
8.对神明有所祈祷者,掷杯挂请问神明允诺否。
9.敬第三次酒。(敬完约等五分钟至十分钟)
10.掷杯挂问神明餐毕已否。(一圣杯即可)
11.双手捧持金纸与爆竹,拜供神明。
12.焚烧金银纸并燃放爆竹。
13.持酒泼洒金银纸,称曰“奠酒”,然后撤收祭品。
准备事项:
注意事项:
祭拜大礼:
涨姿势!戳下大拇指ㄌ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