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印尼热情拥抱中国游客,韩媒“酸”出国际新高度

发布时间:2025-09-19T18:00:56+00:00 | 更新时间:2025-09-19T18:00:56+00:00

东南亚旅游市场格局生变,中泰印尼关系升温引关注

随着中国出境旅游市场逐步复苏,东南亚各国纷纷推出针对性政策吸引中国游客。泰国和印尼两国政府近期高调宣布针对中国游客的免签政策,展现出极大的热情与诚意。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国媒体对此事的报道却充满酸涩情绪,引发国际舆论关注。

泰国印尼推出重磅优惠政策,诚意十足迎客

泰国政府自2023年9月起对中国游客实施为期5个月的免签政策,随后又宣布将这一政策永久化。数据显示,政策实施后中国游客赴泰人数同比增长超过300%。印尼同样不甘落后,巴厘岛等热门旅游目的地专门增设中文服务人员,推出符合中国游客口味的餐饮和住宿服务。两国旅游部门还联合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中国平台,打造无缝衔接的支付体验。

韩国媒体酸味十足,折射旅游业困境

相比之下,韩国媒体对此事的报道却显得格外酸涩。《朝鲜日报》等主流媒体使用“中国游客被抢走”、“东南亚国家不讲武德”等情绪化表述,甚至质疑泰国印尼的免签政策“破坏市场秩序”。这种报道倾向实际上反映了韩国旅游业的困境:2023年赴韩中国游客数量仅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30%,且韩国政府至今未推出有针对性的吸引中国游客政策。

地缘政治与经济利益的双重考量

分析人士指出,泰国和印尼积极拥抱中国游客不仅是经济考量,更包含地缘政治因素。两国都希望借助旅游业复苏带动整体经济发展,同时通过深化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平衡地区影响力。而韩国媒体的酸葡萄心理,则暴露出其在中美之间的艰难抉择——既想保持与美国的盟友关系,又不愿放弃中国市场的经济红利。

中国游客消费习惯变迁带来新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后疫情时代的中国游客消费习惯发生显著变化。更加注重深度体验、文化探索和品质服务,而非单纯购物。泰国和印尼敏锐捕捉到这一变化,推出生态旅游、文化体验等创新产品。反观韩国,仍过度依赖购物旅游模式,未能及时调整旅游产品结构,这或许是中韩旅游往来恢复缓慢的重要原因。

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新态势正在形成

当前国际旅游市场正在经历深刻重构。泰国和印尼通过积极主动的政策调整,成功在中国游客市场抢占先机。韩国若不能及时调整策略,恐将在东南亚旅游崛起浪潮中进一步落后。这场围绕中国游客的争夺战,不仅反映了各国旅游竞争力的变化,更折射出亚太地区地缘经济格局的演变趋势。

未来展望:合作共赢才是正途

专家建议,各国应当摒弃零和思维,共同做大旅游市场蛋糕。东南亚国家可以与中国深化旅游合作,开发一带一路旅游线路;韩国则需要放下身段,真正研究中国游客需求变化,推出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共同繁荣,避免陷入无谓的情绪化竞争。

« 上一篇:小学6年级学生与老师共同完成的项目:激发学习兴趣的5个创意活动 | 下一篇:尿意来袭=GC前兆?揭秘身体信号的真相与误区 »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