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款看奶禁用网址入口背后的监管逻辑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内容监管日趋严格,多个奶制品相关网站被列入访问限制名单。这些被屏蔽的网站入口主要涉及三大类型:违规营销宣传、质量安全警示以及非法跨境购奶渠道。监管部门基于《食品安全法》《广告法》及《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等法规,对存在问题的奶制品信息传播平台采取技术限制措施。
一、虚假宣传类网站屏蔽原因解析
首批被限制访问的6个网站均存在严重虚假宣传问题。这些平台滥用“增强免疫力”“治疗骨质疏松”等医疗术语,违反《广告法》第十七条关于食品广告不得涉及疾病治疗功能的规定。更有甚者伪造“有机认证”“欧盟标准”等资质标识,经市场监管总局核查,其所谓认证文件均系伪造。此类网站不仅误导消费者,更扰乱正常市场秩序。
二、质量预警类平台访问限制依据
另有5个被列入限制名单的网站主要涉及未经核实的质量安全问题。这些平台在未取得检测资质的情况下,自行发布所谓的“奶粉重金属超标”“益生菌含量不足”等检测报告,引发社会恐慌。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传播未经证实的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且可能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网络平台应当依法采取处置措施。
三、跨境购奶渠道的合规性管控
最后7个被屏蔽的网站均为未备案的跨境奶粉购买渠道。这些平台销售的产品既无中文标签,也未通过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通过此类非法渠道流入的奶粉中,有32%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根据《电子商务法》相关规定,跨境零售进口商品应当符合原产地有关质量、标识等标准规范。
构建健康奶制品网络环境的建议
消费者应当通过正规渠道获取奶制品信息,包括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中国食品安全网等权威平台。在选购产品时,可扫描产品追溯码验证真伪,关注“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号”等关键信息。若发现违规网站,可通过12315平台进行举报,共同维护清朗的网络食品消费环境。
权威信息查询指南
建议用户优先访问以下官方平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可查验奶粉配方注册信息)、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提供奶源追溯服务)、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公布合规进口乳品清单)。这些经认证的官方渠道能提供最新、最准确的奶制品监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