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进大凉山 千岩万壑即将变通途
2025-09-12 22:10:02 来源:

(通讯员:刘昊宇)脊梁纵横,千岩万壑,云海苍茫。这是大凉山的生动描写,然而在这样的深山腹地聚集着1000余人,在埋深超过1700米山涧沟壑修建西昭高速。这也是继成昆铁路、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之后又一次挺进大凉山承建西昭高速第一长隧金阳隧道。

中铁隧道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西昭高速金阳隧道是全线的“咽喉”工程,全长12180米,为双向双线分离式设计,位于四川省和云南省交界处,处于大凉山腹地,山势陡峻、层峦叠嶂、沟壑纵横。金阳隧道穿越千枚岩、粉砂岩、砂岩、页岩、白云岩等27套地层、43个岩性接触带及多个峡谷断裂带,且地下水丰富,日涌水量约7万立方,相当于37个标准游泳池水量,硬岩岩爆、软岩大变形、突泥涌水风险高,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极高,是西昭高速公路重点控制性工程。

为啃下这块“硬骨头”项目以客观条件为基础,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各项各项工作:

一是党建政治引领赋能,淬炼攻坚尖刀连。项目抽调优秀党员骨干组建“攻坚克险”和“长隧先锋”尖刀连,攻坚克难。在遇到“遇水即化”的千枚岩、如同河沙堆积又“遇水即化”的粉砂岩、砂岩,且在埋深1700米的高强地应力和日涌水量约7万立方交织时尖刀连冒着随时会出现突涌、隧道垮塌等安全风险,采用“短进尺、强支护、快封闭”的原则稳步推动项目施工生产,从不退缩,充分彰显出困难大,施工意志更坚和“忠诚担当”的企业文化精神,实现了“尖刀连”在关键时刻靠得住、冲得上、打得赢建设初衷,披荆斩棘推动项目施工生产。

二是强化科研技术攻关,解决施工“拦路虎”。项目根据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积极组建科研技术攻关团队,对地质变化情况进行归纳总结,掌握变化趋势和规律,寻找问题症结,不断优化施工工艺流程,致力于攻克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高涌水地层、突进高岩爆等“老大难”问题。通过不懈努力成功研发“一种降低喷射混凝土回弹率施工方法”和“一种破碎富水千枚岩下洞身开挖的施工方法”等两项专利,解决施工“拦路虎”。

三是施工生产技术先行,保安助产提质效。面对“水帘洞”式高压富水作、高地应力和千枚岩交织施工,项目坚持“治水先泄压、泄压先排水”和“有疑必探、先排险后开挖”的原则组织施工生产。同时,坚持超前地质预报,分析预判施工地质情况,制定施工方案,明确科学合理的技术参数。在施工过程中坚持技术旁站,实时查看围岩变化情况,做好不同围岩施工经验归纳总结,并指导项目施工生产。

四是坚持一岗双责,筑牢安全防线。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立足岗位落实安全生产职能。项目将日巡查与周排查和月度检查有机结合,积极开展“安全隐患无小事,党员身边创三无”活动,发挥群众安全监督和青年安全监督作用,积极开展项目安全生产隐患排查“雷霆行动”消除安全隐患,优化项目安全生产内外部环境,推动项目施工生产。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将智慧化和智能化有机结合,不断提高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织密筑牢项目安全生产防线。

五是践行企业文化精神,提振精神激进潮。中铁隧道人秉承公司“勇做最难 永交最好”的企业文化精神,牢记习总书记对中铁隧道人“忠诚担当”的嘱托,发挥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专业优势,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积极开展“五保一树”劳动竞赛。针对生产计划,梳理工期,明确任务,向全体参建员工、班组下达“作战”任务表,对各项施工任务节点目标与考核进行详细安排。同时,通过碰头会、生产交班会议、专题会、条幅等各种形式灌输“成功的关键,在于勇敢承担责任”的思想,统一思想认识,提振员工立足岗位,奋发有为的“创业”思想,调动员工奋战热情,掀起一场场大干热潮。

但行前路,不负韶华。西昭高速公路2标项目顺利推进的背后,是项目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要求,践行“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的企业文化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施工规范标准,积极开展工艺工法创新的结果。下一步,项目将持续秉承“做最好 争第一”的企业文化精神,攻坚克险,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和安全生产“雷霆行动”织密织牢安全生产防线,扎实推进项目施工生产,让千岩万壑的大凉山早日变通途,成为振兴农村发展的致富路,发挥交通枢纽作用。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