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好老师群星闪耀|“物理不是死记硬背公式”,潜江名师用生活化实验让学生爱上课堂
2025-09-05 08:45: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张盼

通讯员 刘琼艳 关洪磊 徐涛

“副校长上课,学生压力大吗?”潜江中学的师生会笑着摇头:因为物理老师关宏柏就是这样一位“非常规的副校长”。

新课前,他总是精心准备纸杯电话、改装自行车等实验,让枯燥的高中物理课堂充满乐趣。生活中,他又和学生打成一片,拆解人生难题。

从教30年,担任班主任22年,他带过13届高三毕业班,护航1400多名学子圆梦大学。

关宏柏为学生上物理课,图片由关洪磊摄

接地气的物理课,让学生“看得见悟得透”

1973年,关宏柏出生在竹根滩镇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从小他就思维活跃,对田间地头的自然现象充满探索欲。和多数同龄人一样,下课后,他也要帮家里干农活——挑水时琢磨怎么省力,插秧时思考怎么对齐,连灶膛里的火苗跳跃都能引发他的遐想。这份从泥土里生长出的好奇心,悄然为他埋下了物理启蒙的种子。1995年,他来到潜江中学,成为一名物理老师后,也将这份好奇心带给了学生。

走进关宏柏的物理课堂,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妙的科学实验室。

“同学们,今天咱们先做个‘玩具’——用两个纸杯串上棉线做‘电话’,谁来试试能不能听到声音?”

“走,今天的物理课搬去操场!看这改装的自行车轮,转动时就能演示角动量守恒原理!”

……

这些年,关宏柏总结出一套“生活化物理”教学法:课本上抽象的公式,经他一转化,就成了学生手边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场景。

记得有一堂《电磁感应》公开课,他特意将老式自行车骑进教室,车轮上缠绕的铜线连接着小灯泡。他一边蹬车一边讲解:“看,动能通过线圈切割磁感线转化为电能!”蹬车时带起的风掀动他的衣角,汗珠顺着鬓角滑落,学生们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他们喜欢如此接地气的物理课。

实验台下,几位年轻教师悄悄记录着他的教学细节,后来这堂课成了全校的教学范本。

“物理不是死记硬背公式,得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悟得透。”关宏柏不仅这样说,更始终这样做。

关宏柏在备课,图片由关洪磊摄

手写教案,上课却从不需要看

“关老师从不看教材和备课本,但物理教得极好。”关老师的学生说。

鲜为人知的是,关宏柏的书柜里有层层叠叠的教案本。翻开他的教案,密密麻麻的字迹工整如印刷体,每一页都配有精心绘制的图示,隔几页便贴着自制习题。标注的重点、难点与课后反思,像精准的路标,直指教学核心。

“教材只是框架,得让知识接上生活的地气,学生才学得进去。”他说,手写教案是深度思考的过程,三十年下来,手写的教案不计其数。如今,教案早已烂熟于心,课堂上挥洒自如,不需要低头翻看。不过,这些教案从不是一劳永逸的模板,每年还要依照教育改革方向与学生特点重新打磨。“学生在变,教学思路怎能不变?”

这种既一丝不苟又与时俱进的态度,让关宏柏成为学校物理学科优秀的带头人。他主讲的《电磁感应》获湖北省教改创新大赛二等奖;2023年所带班级物理平均分达89.98分,刷新校史纪录。

即便毕业多年,学生们仍念着他的好。现就读于华科的研究生杨燕语说,非常感谢关老师用系统化的教学方式,带她真正地走进了物理世界。就读于清华的研究生周家豪说,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直到今天都让他受益匪浅。

“超长待机”,常是第一个到校的老师

清晨的校园里,关宏柏常是第一个踏入办公室的人,案头的台灯总在晨曦中亮起,又在暮色中迟迟熄灭。他每天至少工作12小时。

早读时,关宏柏会在教室转一转,悄悄观察学生的精神头;午休时,他又到宿舍走一圈,问问孩子们的吃住习惯;课间时,他会在走廊找学生聊一聊,开解他们生活和学习上的困惑;有空时,他还会和科任老师碰一碰,全面掌握班级动态;此外,下班后,他还要不定期到学生家中走访,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

单亲家庭的王同学,晚上看手机上瘾,白天总打瞌睡,关宏柏会帮忙联系家长,在高三期间悉心照管,最终助其考上湖北大学;高三的王同学想在家自学,关宏柏耐心引导他重回课堂,最终考上军校;杜同学踢足球很有天赋,今后想成为专业的运动员,关宏柏没有阻止,而是让他亲身体验“爱好与专业的差距”,帮他理性规划未来……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要允许他们犯错,用不同的方式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关宏柏常说,年轻时总想着分数和升学率,现在才明白,教育最该做的,是帮学生学会自立,找准方向。

作为关宏柏曾经的学生,田颖琳已在清华直博,她说即使很长时间过去了,关老师有句话始终激励着她走过逆境:老鹰有的时候飞得比鸡低,但是鸡永远飞不过老鹰。

扎根一线,当老师很享受

作为老师,关宏柏如同一棵深扎泥土的老树,始终怀揣着对物理教学的热爱,枝叶执着地向着课堂伸展。他推动生活化物理课程改革,牵头制定“青蓝工程”培养计划,用“1+1+N”模式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自己教得好不算本事,能带出一群好老师才是真贡献。”在培养青年教师这件事上,关宏柏从不吝啬。

为培养青年教师,他创新设计“影子跟岗”制度,让年轻教师全程跟着资深教师备课、上课、辅导,手把手传授经验;设立教学问题诊疗室,帮青年教师解决了200多个教学难题;高考备考阶段,他总结的“三轮九步”复习法——第一轮夯实基础,第二轮专题突破,第三轮综合提升——已成为学校老师们高考制胜法宝。

“关老师就像灯塔,跟着他走,心里特别亮。”王国昌说,他刚入职时,带着浓重的口音,关宏柏从备课细节到课堂互动,关宏柏一点点指点,帮他快速站稳了讲台。如今,王国昌已成长为学校的骨干教师,像他这样在关宏柏的帮扶下成长起来的老师,还有许多。

“因为热爱,我很享受我的教师身份。”关宏柏说,每天讲课、改作业、写教案的时候,他觉得很享受。他也只是万千老师中的普通一员,他愿意在教学岗位上坚守一辈子。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