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李碗容
实习生 罗志宇
2025年9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后的首个全国科普月,主题是“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湖北省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9月份湖北全面开展系列活动。
启动仪式上,推介了湖北省“十佳原创科普作品”“十佳网络科普达人”“十佳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发布了2025年“荆楚最美科技工作者”和湖北省优秀科普短视频。“湖北省数字科普地图”上线,武汉都市圈科普联盟揭牌。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陈孝平被聘为2025年湖北省科普特使。4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共同发出倡议,呼吁全省科技、科普工作者以科普之翼为加快建成支点汇聚磅礴力量。
活动现场,10家湖北科技小院展位将硬核科技带到现场,展示了采用速冻技术的小龙虾尾、“稻再鸭菇”的原生态再生米,以及各具特色的红薯制品等科技农产品。
“我们科技小院成立于2023年,但最早与菌业打交道已是20余年前的事。”华中农业大学周雁老师介绍,“我们现在主要从事菌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的研究,并与菌业公司进行试验,表现好的菌种可以直接推广给农户。”湖北省随州市随县三里岗镇是中国香菇之乡,也是中国现代香菇产业发源地。1978年,华中农业大学杨新美教授在随县三里岗镇设立香菇栽培试验基地,实现了中国香菇代料产业化栽培。此后40余年间,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五代人连续扎根三里岗镇,以科技助力随州香菇产业发展,逐渐形成湖北随县食用菌科技小院。
“从冰箱到餐桌只需五分钟,口感与鲜虾的相似度高达 99%。”湖北潜江小龙虾科技小院以冷冻虾为特色,采用快速冷冻流水线,核心温度接近负190摄氏度,30秒内完成冷冻,保证口感Q弹,与鲜虾相似度达99%。该小院制定了12项标准,涉及国家冷链物流服务标准、电商标准、分拣工、打包工等工种标准,以及供应链和仓储管理技术等流通贸易相关标准。除了冷冻虾,鲜活龙虾也是其特色之一,活虾的干线公路运输最远达1500公里,耗时不到24小时。运输的时效性使得龙虾的存活率由刚开始的80%提高至92%,“当天捕捞的虾,第二天中午就可以上餐桌。”
“利用再生稻的转化成果,产量增长幅度高达30%。”湖北仙桃再生稻科技小院是2022年批准成立的湖北省第一批科技小院。他们研发的“稻再鸭菇”四位一体生态种养模式,获得了农业农村部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我们实现了一块田地一年收获中稻、再生稻、鸭子、鸭蛋、大球盖菇5种农产品。头季再生稻收割后,稻田鸭进行生态循环管理,最后利用水稻秸秆栽培松茸。”这种四位一体的“稻再鸭菇”模式实现一田五收,使一亩地的季收入增长达十倍有余。
科普月活动期间,全省将开展行业主管部门、学会、高校、企业、科普教育基地、科普融媒体联盟、科技馆、青少年科学教育、乡村振兴等九大联合行动,聚焦现代科技和未来发展,组织百馆展览探未来、百场报告话前沿、百万IP创科普、千场活动惠基层等重点活动,举办各类特色科普活动超千场,在全省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