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远空难”,黄陂实验中学把课堂“搬进”校史与校友人生里
2025-09-09 12:50: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张渊

通讯员 张建平

9月8日上午,武汉市黄陂区实验中学师生齐聚操场,共同参与了一堂以“铭记历史·传承精神——从阅兵盛典到校友榜样,做新时代的奋进青年”为主题的特殊团课。活动通过重温阅兵盛典、溯源校史岁月、致敬校友榜样等环节,完成了一场从历史到现实、从国家到个人的“精神接力”。

课程从观看九三阅兵视频切入,引导学生思考阅兵背后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随后,主讲人、该校团委书记李明慧将话题自然引向学校自身的历史轨迹:“同学们不知道的是,在那段全国上下同仇敌忾的风云岁月里,我们实验中学作为一所百年学府,也有她的家国担当。”她从1920年建校讲起,再现抗战时期师生凑钱支援前线、在防空洞坚持上课、走出课堂宣讲抗日的动人历史,并重点介绍了杰出校友熊伯涛将军和“蛟龙”号总设计师叶聪的事迹。

“这节团课最让我触动的是校史溯源环节。”九(6)班学生张瑞雪课后感慨,“以前只知道学校有百年历史,却第一次听说师生在防空洞里坚持上课的故事。看到PPT里泛黄的老照片,再听到老师讲熊伯涛舍小家赴战场的事迹,突然觉得‘家国情怀’不再是课本里的词,而是真实发生在母校的过往。”

在教学方式上,本节课将国家历史记忆、学校百年发展与身边榜样事迹深度融合,借助视频、老照片、纪录片等资源增强课堂感染力,并设置“每日奋进计划”“校史讲解员”等实践任务,引导学生从“被动听”转为“主动思”、从“感动”走向“行动”。

九(19)班秦艺心同学表示,作为军事迷,原本只期待阅兵片段,却被叶聪校友的故事“圈粉”:“老师把阅兵无人作战群和蛟龙号深潜联系起来,说‘阅兵的新质力量和叶聪的科研精神,都是国家强大的底气’,我一下子就懂了科技强国的意义。”

对于七年级(16)班的柳尔思卓同学来说,这堂课改变了她对“担当”的理解:“以前总觉得自己说不出有分量的话。但这节课老师说‘哪怕每天帮同学讲一道题、保持教室整洁,也是一种担当’,这话点醒了我。原来我也能为集体出份力。”

校长周辉在总结中指出:“思政教育不能浮于表面,必须扎根校园文化、贴近学生实际。这节课之所以能打动学生,正是因为它把宏大的国家叙事融入校史的微观根基和校友的真实人生中,让学生可感、可学、可践行。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突破传统思政课‘远、空、难’印象的课堂,真正实现课程育人、活动育人的目标,激励更多青年树立强国有我的信念。”

据悉,本次团课是黄陂实验中学深化“大思政课”建设的一次创新实践,通过挖掘校本资源、创新教学形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与责任意识。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