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支教老师播下梦想,如今西藏学子赴汉圆梦!中南民大这场跨越山海的奔赴太动人
2025-09-13 18:05: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狄鑫

通讯员 龙华 刘思懿

实习生 徐靖豫

9月13日,中南民族大学迎新首日,迎来了两张来自雪域高原的崭新面孔——拉巴曲珍和多吉朗杰。与其他新生不同,他们的大学梦,早在五年前就由一群特殊的“老师”播下了种子。从西藏山南市乃东区中学到武汉南湖之滨的中南民族大学,这段跨越3500公里的求学路,是一场关于爱与希望的“双向奔赴”。

拉巴曲珍(右)和多吉朗杰(左)在南湖畔合影

支教团远赴西藏,教会知识更擦亮梦想

谈起初二时遇到的支教老师,如今已被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录取的拉巴曲珍记忆犹新。“我还记得刘相老师的生物课特别活跃,大家都喜欢听他的课。”这位来自山南的姑娘坦言,当时她的理科相对薄弱,尤其生物学科一直不开窍,但中南民大研究生支教团的刘相老师改变了她。“刘老师的生物课很有趣,课堂氛围很轻松,我也不知不觉喜欢上了生物。一个学期下来,我的生物成绩提高了20多分。”

2021年,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刘相、杨花、杨涵超等人来到乃东区中学。这支来自内地的支教团队,犹如一束光照进了高原孩子们的世界,为他们打开了眺望更广阔天地的窗户。

刘相在西藏支教时留影

“课余时间,老师们会给我们看中南民大的照片,讲述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拉巴曲珍回忆道,“他们说学校环境很漂亮,校园里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氛围开放而包容。这些都让我们对内地的大学生活充满了向往。”

杨花老师洪亮而富有激情的声音,刘相老师用相机记录青春瞬间的专注神情,都成为孩子们记忆中珍贵的画面。“刘相老师不仅教我们知识,还教我们摄影技巧。”多吉朗杰笑着说,“他用相机给我们拍了很多合照,有双人的,还有全班的大合影。那些照片至今还保存在我的手机里。”

多吉朗杰(左)和支教老师刘相(右)

对多吉朗杰而言,当年支教老师杨涵超利用每个周日义务帮大家补习数学的场景,一直是他初中时代最温暖的记忆。“班上同学都觉得数学难,杨老师就抽出周日的休息时间,给大家补课,一上就是五六个小时,直到天黑。”多吉朗杰的语气中充满感激,“杨老师还教会我使用错题本,这个学习习惯我保持了整个初中阶段,数学成绩也因此稳步提升。”

刘相与山南市乃东区中学的学生合影

除了学业上的指导,支教老师们的生活关怀也同样令人感动。课余时间,支教老师们会自掏腰包,请学生们吃藏面,给成绩进步的学生发放笔记本等奖品。多吉朗杰至今还珍藏着一本当年获得的笔记本,里面写满了他求学期间的目标和生活日记。如今,这本珍贵的笔记本被他带到了大学宿舍,成为那段奋斗岁月最好的见证。

我来到你的学校,立志学成反哺家乡

支教结束后,联系并未中断。从2023年开始,拉巴曲珍和多吉朗杰每年春节和教师节都会给刘相、杨花等老师发去问候。而老师们总会回复鼓励的话语,嘱咐他们“好好学习”,并承诺“有一切困难问题随时来找我”。

这份持续的关爱,化作强大的学习动力。与身边小伙伴们初高中毕业后就停止学习,开始工作不同,多吉朗杰立下了更远大的目标。“我当时就跟两位老师说过,以后一定会考上大学的。”高考填报志愿时,中南民族大学成为他的首要选择,并最终被成功录取。

拉巴曲珍的梦想则与支教老师带来的学科兴趣直接相关。生物成绩的飞跃让她对生命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最终在姐姐的建议下,她报考并成功被中南民族大学的药学专业录取。“家里本来希望我留在西藏,但我对武汉有向往,想到这座英雄城市看一看。”曲珍的姐姐白玛卓嘎表示,支教老师们的到来,让妹妹和许多同学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坚定了他们“走出来”的决心。

多吉朗杰和拉巴曲珍在“火之舞”雕塑前合影

完成报到手续后,两位新生的大学初体验充满了惊喜。“学校图书馆那么高,还第一次吃到了现做的热干面,很好吃!”多吉朗杰兴奋地分享着大学里的见闻,他对学校运动氛围浓厚的操场印象深刻,希望在大学期间考取驾照、学习吉他和摄影。“我的家乡西藏正在大力发展电力事业,积极开发水电、风电资源。我希望再多学些电子信息相关的专业知识,将来学成归去,为家乡的电力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中南民族大学研支团的成员们踏上西藏山南的土地,到山南的孩子们凭借努力考入中南民族大学,这场跨越千里时空的温暖 “约定”,终于画上了完美的闭环。这不仅是教育扶贫结出硕果、知识改变命运的鲜活写照,更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浸润下,成为各族儿女手足相亲、并肩共进的生动缩影。

据悉,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至今已接力选派近两百余名成员,在广西三江、西藏山南、湖北恩施、贵州铜仁、广西德保、云南大理、新疆塔城等西部民族地区持续开展支教工作,累计服务学生超过30000名。他们用爱和知识点亮无数孩子的未来,也为高校人才培养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