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18日),全国最大的“线性菲涅尔”光热综合能源示范项目——三峡集团哈密百万千瓦“光热+光伏”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这个全国最大的“线性菲涅尔”光热电站正像一位高超的大厨,用反射镜作灶、熔盐作料,将阳光“烹煮”成可持续的清洁电能。即便太阳下山,它仍能持续供电,有效缓解风电和光伏的波动问题,成为电网稳定运行的新支柱。
“高端”的能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亿度“电”的加工,只需要一点盐!
虽然不是同一种盐,可它是能扛住高温、堪称“能源烹饪专用”的熔盐!
熔盐已经有了,加上线性,加上菲涅尔透镜,这个光热发电的“烹饪”方式名字就叫——熔盐“线性菲涅尔”光热发电。和烹饪一样,光热发电也有一套固定流程,总结起来就是“一晒、二烤、三蒸”。
01
晒
可阳光是散的,普通的晒,温度只能让人觉得烫。所以,我们要让光尽可能晒在同一个地方。当我们用更多的反射镜,把分散的阳光集中加热同一片区域时,就完成了聚光发热。
这些收集到的阳光,接下来都去干什么了呢?去烘烤了!
02
烘烤
接收反射后阳光的叫集热管,里面的熔盐需要被阳光“精准暴晒”至550℃,才算到了火候。这些经过烘烤的熔盐,最后会被送入高温熔盐储罐,它就像一个超级“保温瓶”,让熔盐持续维持超高热度。这些高温熔盐接下来会到达一个叫“蒸汽发生系统”的地方——蒸。
03
蒸
高温遇水,蒸汽瞬间发生!
这些高温高压的蒸汽,会驱动汽轮发电机组产生电能,最终完成了光热发电的“出餐”任务。
多余的熔盐被储存在高温熔盐储罐中,而放热后的熔盐,将会回到低温熔盐储罐中,期待第二天的阳光,等待下一次的循环。在没有阳光的情况下也能保持电力的稳定输出,随调随用。甚至可以实现24小时连续发电,能够缓解风电、光伏发电的波动性问题,让电网获得持续且稳定的电力输送。
(总台央视记者 王世玉 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