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向宇宙”的窗!《窗外是蓝星》开启重庆学生们的“太空旅行”
2025-09-18 21:35:00 来源:央视新闻

9月17日,《窗外是蓝星》观影活动在重庆多地火热开展。从大渡口区公民小学,到合川区重庆移通学院,再到江津区重庆电讯职业学院,这部中国首部8K太空实拍电影以震撼的画面与深刻的内涵,为不同群体带来兼具科普性与教育意义的“宇宙之旅”。

尤其在重庆移通学院和重庆电讯职业学院,影片成为大一新生军训期间的“开学第一课”,不仅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入光影,更结合学校特色党建实践,为师生注入奋进力量。

孩子们手举星星灯

共唱电影主题曲

9月17日下午,电影《窗外是蓝星》导演朱翌冉、总台主持人冀星等一行人前往大渡口区公民小学,与学生就电影背后的故事展开互动交流。

公民小学是一所公租房配套小学,学生来自全国24个省市及重庆各区县,多为务工人员子女。沉浸式的观影体验让他们直观感受到宇宙的奥妙,影片中神秘的宇宙景象与奇妙的太空故事,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望向宇宙”的窗。公民小学学生黄曼芸在观影后兴奋表示,“今天看了《窗外是蓝星》,我觉得特别震撼。在刚才的见面会上,我还看到了电影的导演,当时特别激动!看完电影,我也想像他们一样,有一天能飞出地球,亲眼看看窗外的蓝星。”

观影结束后,孩子们手举星星灯唱着电影主题曲《盛世星河》共同迎接导演和主持人的到来,现场氛围温馨而热烈。导演朱翌冉表示,他和同学们坐在一起看了这部电影,当他们看到很多地球上美丽的景色,看到航天员们执行任务,都会发出由衷的赞叹,感受到孩子们真的能够从这部电影当中获取知识,获得追逐梦想的力量。

活动结束后,公民小学校长周建平感慨道,“这部电影如同一扇神奇的窗户,让孩子们得以用航天员的视角,重新审视脚下的土地与头顶的星空,感受中国航天人不断探索、勇于超越的科学精神。它不仅仅是一场视听体验,更是一堂生动的科学课、梦想课和责任课。”他感谢导演用电影为孩子们搭建起连接地球与星空、现实与梦想的桥梁。

军训新生直呼“这堂开学课比想象中燃!”

9月17日下午,合川区委宣传部联动重庆移通学院举办专场观影活动,500余名师生共同跟随影片“遨游太空”。参与观影的学生均为该校大一新生,正值军训期间。这场观影活动被精心设计为他们的“开学第一课”——既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移动思政课堂,也是学校特色党建实践的重要环节。

活动现场,重庆移通学院党委书记何先刚表示:“今天我们齐聚于此,共同观看这部展现中国航天辉煌成就、彰显中华民族探索精神的影片,它不仅是一次视听体验,更是融合我校特色党建实践的育人课堂。”

该校教师徐梦笛表示,以往宇航员与太空对师生而言遥不可及,而这部影片以纪实视角拉近了大众与航天事业的距离,“航天精神不再是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价值引领”。

大一新生唐净维说,这部真实拍摄的航天电影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观影时充满民族自豪感,航天员挑战未知的精神将成为她未来突破自我的动力。

观影结束后,影片导演朱翌冉亲临现场,解读影片的深刻内涵,并在互动环节中就拍摄技术、大国精神等问题逐一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国防学院学生与航天精神“深度共鸣”

9月17日晚,重庆电讯职业学院同样掀起观影热潮。学校组织500多名师生集体观看《窗外是蓝星》,其中国防教育学院学生作为观影主力,与影片传递的航天报国精神形成深度共鸣。

活动现场,影片导演朱翌冉与师生面对面交流,让这场“宇宙之旅”更添深度与温度。

同学们被影片内容深深吸引,不时发出阵阵赞叹。有同学惊叹8K技术对太空细节的极致还原,连地球云层的细微变化都清晰可见;有同学则对航天员使用的国产设备充满好奇,直言“想多学科学知识,弄明白这些设备的工作原理”。对于国防教育学院的学生而言,影片中航天人“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与他们所追求的报国理想高度契合。不少学生观影后表示:“更坚定了学好专业、为国效力的决心。”

“今天在聂帅的故乡观看这部电影,意义非凡。”重庆电讯职业学院国防教育学院辅导员李苗感慨道。从聂荣臻元帅开创“两弹一星”伟业,到如今中国航天员翱翔宇宙,一代代航天工作者坚守初心、无私奉献,这份精神让师生们由衷敬佩,也为国防教育学院的育人工作注入了鲜活素材。

观影结束后的交流环节气氛热烈。国防教育学院的学生结合专业方向,提出“航天技术与国防建设的关联”“青年如何传承航天精神与国防精神”等问题,得到导演的细致解答,现场也成为一堂生动的“国防+航天”思政课。

电影《窗外是蓝星》由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领衔出品,以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首次执行在轨驻留6个月任务为蓝本,主要画面由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内亲自拍摄,向观众呈现一场充满中国式太空美学的非凡旅程。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