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李碗容
实习生 戴欣雨
通讯员 高翔 牟梓苓霄
“希望大家能勤奋、报国!”9月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崔崑教授通过一段视频寄语,将嘱托送到华中科技大学第二期“教育家精神大讲堂”的师生心中。这场以“致敬榜样、传承精神”为核心的宣讲会,通过多维视角,全景展现了这位“钢铁院士”科研报国、立德树人、大爱无疆的一生。
摄影/陶然
宣讲会现场,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肖建中、潘杰、胡树兵三位教授围绕“科技报国·千锤百炼铸重器”“立德树人·培育英才锻钢典”“大爱无疆·初心如磐映赤诚”三大篇章,用故事、细节与真情,带师生走进崔崑院士的精神世界。
“没有自己的钢铁脊梁,国家永远直不起腰!”肖建中教授一开口,便用崔崑院士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点燃现场氛围。他结合历史背景,还原了上世纪80年代崔院士带领团队突破国外高性能模具钢技术封锁的艰辛历程。“他总说‘科研不能等,国家需要更不能等’,正是这份执着,让我国终于有了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模具钢。”肖建中教授的讲述,让现场师生深刻感受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重量。
随后,潘杰教授与肖建中教授以“对谈”形式,翻开崔崑院士教书育人的“篇章”。潘杰教授分享道,崔院士深耕教育领域60余载,不仅主编了惠及数万名学子的行业经典教材,还创新了“理论+实践”教学模式。
摄影/陶然
现场播放的崔院士视频寄语中,崔院士说道:“这不是捐,是还——国家培养了我,我该为年轻人铺路。”胡树兵教授的讲述,将宣讲会推向又一个高潮。他透露,崔崑院士与夫人朱慧楠教授生活简朴,却累计捐赠超千万元设立“崔崑教育基金”,资助数百名贫困学子。这份“抠自己、帮他人”的赤子情怀,让现场掌声久久不息。
“崔院士的‘勤奋’二字,是我科研路上的灯塔。”受助学生代表彭玉琪的分享,让榜样力量更显鲜活。她回忆,自己曾因家庭困难想放弃科研,是基金资助让她得以继续攻关,而崔院士“做研究要耐住寂寞,做人要守住初心”的寄语,更让她坚定了方向。受助学生代表们的成长故事与真挚感悟,让现场师生自发响起10余次掌声,每一次掌声都饱含敬意与共鸣。
据悉,今年9月华科大以“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为主题举办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尊师重教月系列活动,本期大讲堂是系列活动之一。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讲述“钢铁院士”崔崑的感人事迹,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全校4400余名教职工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参与了本次宣讲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