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木琳琅”木雕展在汉开幕,三百片花板变身公共美育课
2025-09-28 20:25: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张渊

9月28日,武汉徐东美术馆迎来一堂特殊的美育课,“主讲人”是近三百件木雕花板。在这场名为“萃木琳琅——花板艺术,木雕上的文明”的展览中,木雕珍品从私人收藏走向公共空间,为观众呈现了一场“以木为纸,以刀为笔”的传统文化盛宴。展览将持续至10月17日。

武汉育才美术高级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黄为

本次展览的展品均来自武汉育才美术高级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黄为历时30年的个人收藏。他在开幕式上坦言:“我们将它集中起来,不是作为一种古董艺术品,而是作为教学使用的资料。”黄为强调,这些木雕并非个人财富,而是“公共资源”,最终应回馈社会,服务于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承。

《郭子仪拜寿》

《周文王访贤》

新闻记者参展时看到,从《周文王访贤》的礼贤下士到《李白脱靴》的傲骨风流,从《八仙过海》的神通各异到《过五关斩六将》的忠勇激烈,历史故事、民俗传说、戏曲演义等各类题材跃然板上。匠人们以刀代笔,鎏金为色,将这些门楣、床围、柜面的日常木构件用心化作承载着审美意趣、人伦教化与集体记忆的“木上文明”,在漫长岁月中诉说着过往的生活智慧与文化精神。

花板艺术

策展人潘未名在前言中写道:“它不是文字,却讲述着一个个文化典故;它不是图画,却立体生动地表现出各种鲜活的历史形象、花鸟图案。”他指出,这些木质构件是“中国文化的综合体”,展现了中华文明代代相传的生命力。

除了作为展览内容,这批木雕更是武汉育才美术高级中学重要的教学资源。学校专业总监李会奇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这些藏品对教学帮助显著:“每个地方的雕版风格不一,学生需要了解其中的地域特色、故事背景与木雕技法。”他进一步表示,尤其是其中的人物造型、构图与刀工等,对学生学习造型艺术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

李会奇介绍,学校注重课堂内外的结合,不仅在美术鉴赏课中引入实物教具,还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写生与评鉴学习,拓展学生的传统艺术视野。

专程从河南赶来的中原科技学院工艺美术教师李明月在观展后赞叹:“做得太好了!每一个单拎出来都很好,整体也很生动形象。”

正如潘未名所说:“我们既是这一瞬间的拥有者,也是文化长河中的一个传递者。”本次展览不仅是对木雕艺术的抢救性记录与展示,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为传统木雕工艺的当代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片由记者 张渊拍摄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