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李碗容
通讯员 高翔 左盈
“我拜托你一件事:请把我成人成才的感悟告诉年轻人,希望有助于他们的成长。”这是2022年国庆杨叔子院士离世前一个月,向老伴徐辉碧教授诉说的心愿。9月29日,《我和杨叔子》新书发布会暨创作分享会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92岁的徐辉碧教授执笔完成了这一著作,帮杨叔子完成了遗愿。该书讲述了他们相伴70余年的故事,讲述了这两位科学家传奇的一生,期望有助于年轻人成长。
是同学、是朋友、是爱侣、是知音!杨叔子和徐辉碧同在1933年生于江西,在时代的动荡中各自成长。他们相识于南昌一中,在大学相知,自此携手,从青春到白首。虽然钻研于不同的学术领域,但是彼此是事业的坚定支持者,更是人生道路上志同道合的“同志”。伴侣的温情与同志的理想,在他们身上融合成了相濡以沫的独特风景。
书中讲述了许多珍贵往事,包括两人十年恋爱中通过书信往来、以书传情的经历,以及杨叔子寄红豆表达心意的浪漫故事。徐辉碧分享,两人相识于高中,大学再联系上,那时他们一人在北京,一人在武汉,开启了长达10年的书信交往。在书信中他们谈工作、谈科研,却鲜少谈爱情,更是从未说“我爱你”。杨叔子第一次表达心意是用一本文学著作,第二次则是在春天的时候去捡红豆,并将两颗红豆放在书信中寄来,还将王维的诗词《相思》随信寄来。而徐辉碧还曾担心两人专业不同,无法促进工作而考虑是否接受心意。
徐辉碧特别提到,写作这本书最重要的是希望通过杨叔子的一生,去感染影响更多年轻人。她重点分享了杨叔子成人成才的32字感悟托——人生在勤,贵在坚持。勇于开拓,善于创新。尊重他人,依靠集体。理想崇高,自强不息。“这是杨叔子一生成人成才实践的总结,体现了他爱国爱民的深深情怀。”徐辉碧说。她展开分享,说动人生在勤,贵在坚持,杨叔子一生都非常勤快,学习勤快、工作勤快。“在他生病那几年,在大家的帮助下,他还出了4本书。”
发布会上,徐辉碧动情地说:“杨叔子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人。他留下了深情的语句‘此爱绵绵无绝期’。《我和杨叔子》一书的出版,既表现了杨叔子期望年轻人成人成才的爱,也表现了我作为书的作者,对已经离开的杨叔子的绵延的爱。”
该书执行策划编辑庹北麟表示,自己在看初稿时就无不被两位科学家的感情和科学报国的情怀所感动。书中18章内容都很翔实动人,为读者呈现了两位立体丰满、有血有肉的科学家形象。庹北麟透露,该书目前已定稿并开启预售,预计11月正式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