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张璐 方璇
当人工智能翻译以秒速完成跨语言转换时,语言学习者该如何找到自己的独特价值?9月26日下午,武昌首义学院外国语与教育学院精心打造的“嘉韵名师大讲堂”正式揭牌启动。首场讲座特邀该校银龄教师、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陈立华教授,与近200名外语类专业新生共同探讨AI时代的语言学习之道。
启动仪式现场
揭牌仪式上,该校党委副书记李雪与外国语学院院长梁小华共同为“嘉韵名师大讲堂”揭幕。副校长邹星庐在致辞中表示,“嘉韵名师大讲堂”是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
“希望同学们珍惜与大师对话的机会,在交流中碰撞思想,不仅要‘听懂一堂课’,更要‘看清一条路’。”邹星庐说,学校期待通过这一平台,将名师智慧转化为教学创新灵感,让课堂更有深度和温度,助力学生实现从“知识接受者”到“创新实践者”的蜕变。
外国语学院院长梁小华阐述了讲堂的规划愿景:“我们的使命是搭建连接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嘉韵名师大讲堂’将在同学们叩开专业学习大门之初,展示语言与教育的深邃与美妙,让同学们领悟英语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一种跨越山海、连接世界的能力。”
揭牌仪式
在题为“语言很美 学习语言很酷”的首场讲座中,陈立华教授直击当下热点:“当AI能够瞬间完成翻译时,人文教育所珍视的情怀、理想、独立思考能力与批判精神,是否还有存在价值?”她通过大量诗词英译案例,生动展示了语言在传递“音意之美”“格律之美”“智慧之美”方面的独特魅力。
“智能翻译能否精准传达复杂的人性、微妙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陈立华指出,机器翻译在文化语境、情感表达和专业术语处理上仍存在局限,“在外交、军事、化工等领域,一个语气的误译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凡是涉及人类情感与文化的领域,人工翻译依然不可替代。”
陈立华教授作首场讲座
面对AI技术浪潮,陈立华鼓励外语学子勤练基本功,广泛阅读,善用优质教学资源,成长为兼具专业深度与人文温度的复合型人才。这场讲座不仅为新生开启了专业学习的新视角,更在人工智能时代为语言学习注入了坚定的信心。
(图片由王紫峦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