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百年党史遇见翰墨书香,武汉这所高校打造“会说话”的精神地标
2025-09-30 21:00: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通讯员 程晓璐

百年风云激荡,笔墨丹青传薪。9月30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世纪风云馆开馆仪式暨“笔绘精神力量,墨传荆楚担当”弘扬“三大精神”书画家笔会与学习研讨会隆重举行。活动由湖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湖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湖北省书画家协会、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联合举办,以艺术创作与学术研讨交融的形式,生动解读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深厚的红色底蕴与时代内涵。

开馆仪式于上午10时30分在世纪风云馆南门外广场举行,由校党委书记江珩主持。校务委员会顾问赵正洲在讲话中回顾了场馆的建设历程。他介绍,学校创办人余毅理事长早在2017年即从弘扬党的伟大精神、践行立德树人的战略高度出发,开始谋划建设世纪风云馆。2022年,学校在规划建设中南公寓时同步布局场馆建设,将其定位为一个现代化、信息化的大型红色教育基地。随着中南公寓大楼于2025年2月全面竣工,这座建筑面积约4000㎡的场馆也正式落成,其核心展陈“民族复兴百年风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风云主题展”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主线,通过“浴血奋战 百折不挠”“自力更生 发愤图强”“解放思想 锐意进取”“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四大篇章,系统再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的百年奋斗史诗。馆内还专设“延安精神发祥地”等特色专题展区,构建起一个史料翔实、形式多样的沉浸式教育空间。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理事长、校长余毅讲话并宣布世纪风云馆开馆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理事长、校长余毅在讲话中介绍,世纪风云馆,是学校精心打造的一部“立体党史教科书”。它以精神谱系为脉络,带我们穿越百年风云,重温那段用坚定信仰(建党精神)、如山坚韧(井冈山精神)、万丈豪情(长征精神)、自力更生(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众志成城(抗洪精神、抗疫精神)书写的光辉岁月。

余毅强调,高校立德树人,红色资源正是最生动的“活教材”。此馆不仅用于陈列展览,更是深化“大思政课”的沉浸式课堂。它让师生能走出书本,触摸历史的温度,在感悟信仰中厚植情怀,将红色基因融入成长血脉,潜移默化地树立起“强国必有我”的壮志。作为扎根荆楚的高校,武生院有责任,也有义务守护好这份红色家底,让精神火炬代代相传。

“笔绘精神力量,墨传荆楚担当”书画家笔会

与此同时,“笔绘精神力量,墨传荆楚担当”书画家笔会为这场精神盛宴增添了浓郁的艺术色彩。在世纪风云馆二楼展厅,湖北美术学院原校长徐勇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肖安民,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李劲松,湖北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孔奇等十余位著名书画家铺纸挥毫,即兴创作。

文学院书法爱好者汪馨莹有幸在一旁观摩,她兴奋地说:“能如此近距离地看到这么多名家现场创作,机会太难得了!书画家们不仅技法高超,更充满了一种雄浑的力量感,这让我对‘笔墨当随时代’有了全新的理解。”校美术馆馆长敖启权感慨道:“艺术是传播精神的最佳载体之一。我们计划将这些精品佳作在馆内长期陈列,让更多师生能持续感受这份艺术与精神相结合的魅力。”

笔会结束后,弘扬“三大精神”学习研讨会紧接着在延安精神大讲堂会议室举行。与会的中共党史专家、书画家及学校教师代表围绕“三大精神”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展开深入交流。研讨会进一步凝聚了共识,为创新红色文化育人模式、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

“这场研讨会是一场高质量的思想盛宴。专家们的解读既有历史纵深感,又有现实针对性,为我们今后如何更好地利用世纪风云馆开展宣传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和创新的工作思路。”世纪风云馆执行馆长孙厚权说。

(图片由通讯员陈冲、谈宇锋、袁承欣拍摄提供)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