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们在校园里寻“红”,红色教育“闯”入学生心灵
2025-10-01 15:45: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通讯员 刘恋

校园里有哪些“红”呢?近日,武汉市江汉区红领巾学校阳光校区的学生们围绕“寻找校园里的一抹红”这一主题,参与了一系列活动。

其中,五年级学生们品读红色书信,感悟先辈情怀。团队指导老师汪老师介绍,他们以“书信载道”的形式,让学生们搜集、诵读革命先辈的家书与日记,那些泛黄纸张上的文字,仿佛带着历史的温度,让学生们跨越时空,感受到了先辈们的坚定信念和深厚情感。

不仅如此,学生们还拿起笔,按照“祝福+事例+梦想”的结构,向祖国母亲倾诉自己的心里话。有个学生在信里写道:“每天清晨,我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朗读‘少年强则国强’……我知道,这安宁美好的每一天,都是强大的祖国为我们撑起的晴空。”

此外,四年级学生们演绎英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该年级9班学生演绎的经典课本剧《小英雄雨来》格外精彩,小演员们穿着粗布衣服,全情投入表演,把小英雄雨来的机智和无畏展现得活灵活现。当剧中响起“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时,现场的观众都被深深打动了。

饰演雨来的同学表示:“扮演雨来的经历让我真正明白了,‘红色’就是刻在骨子里的忠诚与勇敢。”一名学生表示,这种沉浸式的表演体验,让英雄人物不再是课本上枯燥的文字,而是鲜活地站在了大家面前,让红色基因从学生的脑海里,真正融入了他们的心中。

据了解,主题活动还涵盖了“庄严崇高之红”“文化装饰之红”与“生命律动之红”等多个维度的探索,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中国红”的丰富内涵。

体育课上,孩子们通过团队协作,用红色弹力绳在操场上拼出了一个庄严的五角星图案。他们用身体丈量距离,用绳线勾勒形状,在拉伸、定位和调整的过程中,把抽象的爱国符号变成了实实在在的集体作品。

在美术课堂上,“红色邮票”指尖绘画活动也别具一格。孩子们用笔尖蘸上红色颜料,在小小的画纸上精心描绘,让红色基因的传承在指尖的温度中悄然完成。

“从体育课上大家一起完成的宏大五角星,到美术课上指尖的细腻描绘,红色信仰在多样的活动中变得可触可感,深深扎根在了孩子们的心中。”该校负责人表示,通过各年级团队的积极参与和特色实践,红色历史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