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多措并举盘活高校专利,转让许可次数四年增长了101%
2025-10-10 22:45: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肖杨

10月10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湖北省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若干措施》。

省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谢冠林表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省知识产权局按照省委、省政府“大力营造支持研发、支持转化、支持应用的良好创新生态”重要要求,以深入实施湖北省专利转化专项行动方案为总抓手,提升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效益,高校大量专利价值得到释放。2021年到2024年全省高校专利转让许可由1278次增长到2570次,增长了101%,占全省专利转化的比重从6.78%增长到了7.26%,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促进高校专利转化上主要有以下举措:

一是盘点高校专利存量。联合省教育厅等7部门执行《湖北省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实施方案》,截至2024年底,全省高校完成可转化专利登记入库4.5万件,在全国排名第6位,其中发明专利3.55万件,占比78.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9个百分点。组织我省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对入库专利进行评价,构建全省可转化的专利资源库,为后续推动专利产业化提供了充分的数据支持。

二是做优高校专利增量。坚持以“用”为导向,推动企业专利需求与高校院所研发对接,构建“订单式”专利研发体系,有效促进专利技术走向市场。推动高校院所加快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从源头提升专利产业化前景。华中科技大学强化校企合作促进技术创新,开展专利质量提升行动,专利授权率提升9%;武汉理工大学建立专利科技成果评价体系,进行面向湖北产业链的科技创新知识图谱绘制,找准科技人员的产业创新新坐标,实现产业创新所需与自身创新所能相结合。

三是畅通专利转化渠道。坚持“边盘点、边推广、边转化”工作思路,鼓励高校院所专利“能转尽转、能转快转”。运用我省高价值专利转化中心AI大模型促进专利转化运用试点,在全国率先以人工智能赋能专利转化全流程,推动高校1400余件“双五星专利”与企业需求精准匹配。建立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26家高校院所专利转化基地,支持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江汉大学等高校牵头建设3家湖北省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以产学研对接、专利技术推介会等形式,每年组织80场以上专利供需对接活动。有效利用“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东湖论坛、长江科技创新要素大会等重大展会,高价值专利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专利产品交易展示等重大活动,不断拓展产业链专利转化渠道和模式。三峡大学以智能匹配提升效率、产业链专场精准对接等方式破解“专利找不到企业”难题,2025年上半年专利转化总量同比增长40%,其中与安琪酵母联合申报的专利,为企业带来新增产值3.9亿元。

四是支持高校师生创新创业。2021年以来,我省大力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探索,鼓励高校积极探索“专利产业化+认股权”模式,先约定价格认购股权,待企业成长增值后再行权入股。支持科技人员带专利创新创业,开展科技创业与产业孵化,支持高校将“沉睡专利”以低价或“先使用后付费”等方式许可给大学生,降低创新创业人员获取专利技术的成本。组建湖北知识产权投资联盟,招引创投行业金融资源,探索构建高价值专利产业化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五是推动高校培养专利转化运用人才。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设立知识产权学院,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根据有关规定自主设置技术转化系列岗位。目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4所高校设立知识产权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6所高校开设知识产权专业课程。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