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本杰明·李斯特走进华中师大一附中
2025-10-15 17:30: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肖杨

通讯员 黄桢 孙梦嘉

10月15日,一场承载科学梦想、点亮探索之路的学术盛宴在华中师大一附中盛大启幕。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科学院院士、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主任本杰明・李斯特教授走进华中师大一附中,与全校师生展开深度对话与思想碰撞,为这座充满青春活力的校园,注入了国际顶尖的科学智慧与创新力量。

漫步校园

感受华师一深厚底蕴

本杰明·李斯特教授1993年毕业于柏林自由大学,1997年在法兰克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因其对“不对称有机化的发展”做出贡献而获得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李斯特教授开发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不对称有机催化,广泛应用于高光学纯手性化学品的高效构建。

当天,本杰明・李斯特教授在学校党委书记杨国红、校长徐惠的陪同下参观校园。

杨国红书记与李斯特教授亲切交谈,关切地询问他访问中国的次数。教授微笑回应,表示已多次到访,并由衷赞叹:“中国拥有如此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浓厚氛围,实在令人振奋!”

漫步校园期间,李斯特教授不时驻足,对校园庄重而优美的环境表示赞赏。他愉快地分享,早在来访之前就听闻华师一附中是中国顶尖中学之一,为此他感到十分高兴,也倍感荣幸能来到学校与师生交流。交谈中,他特别关心学校的生源构成,徐惠校长就此作了详细介绍。

行至国防教育园时,徐惠校长向他介绍,今年正值该校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成立十周年。李斯特教授表现出浓厚兴趣,称赞这一举措“非常了不起”,并认为能够培养青年空军飞行人才的学校,真正体现了一所综合性学校的多元培养能力与宏大格局。随后,李斯特教授进一步询问学校的育人理念,与徐惠校长深入探讨学校的教育风格。徐惠校长表示,学校注重营造宽松、包容的成长环境,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荣誉受聘

共筑科学教育国际桥梁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见证下,杨国红书记与徐惠校长共同为本杰明・李斯特教授颁发“华中师大一附中学生科学院名誉顾问”聘书。这一荣誉的授予,标志着国际顶尖科学家正式加入学校科学教育指导团队,为华中师大一附中的发展搭建起一座通往全球科学前沿的桥梁。

徐惠校长表示:“本杰明・李斯特教授的加盟,将为我校科学教育注入更广阔的全球视野,这既是学校搭建高端学术交流平台的关键一步,也是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我们期待,在本杰明·李斯特教授的引领下,能激励更多华师一学子探索科学前沿,攀登学术高峰。”

主题讲座

解锁诺奖之路的成长密码

随后,本杰明・李斯特教授带来了题为《我的诺贝尔化学奖之路——给年轻一代的三条寄语》的主题讲座。讲座中,他摒弃了晦涩的学术表达,转而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分享了自己科研生涯的点点滴滴,更结合自身经历,为年轻一代送上了三条珍贵的成长寄语。

第一,以热爱为引,择所爱而深耕。他结合自己从11岁起迷上化学、在自家地下室建立实验室的经历,强调真正的成就源于内心的热爱,而非外在压力或功利目标。只有对所从事的领域充满热忱,才能持之以恒,走向卓越。

第二,以勇气为帆,赴无人之境地。他以自己突破“催化剂必须含金属”的传统认知、开创“有机催化”新领域为例,鼓励华师一学子敢于挑战主流,走别人未走之路。唯有勇敢踏入未知,才有可能做出革命性的发现。

第三,以宏愿为舵,怀天下以前行。他通过自己追求“开发通用催化剂”这一宏伟目标的经历,告诉同学们:志存高远,是激发个人创造力的内驱力,更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源动力。他强调科学之路乃至人生旅程,应当以热情为起点,以勇气为动力,以高远目标为方向,鼓励年轻一代勇敢追梦,为世界创造美好未来。

整场讲座干货满满,启迪人心,现场掌声此起彼伏,学子们奋笔疾书记录要点,在诺奖大师的分享中,汲取着追逐科学梦想的成长力量。

互动交流

与华师一学子碰撞思维火花

讲座结束后,本杰明・李斯特教授来到学生当中,与他们亲切互动。随后,激动人心的学生提问环节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学子们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与思考,纷纷举手争抢提问机会,问题涵盖科研方法、学科选择、未来规划、科技前沿等多个维度。学子们不仅用流利的英语展现了扎实的语言功底,更以深刻的提问展现了对科学的深入思考。

高一(5)班的胡梓涵同学问到“您在研究过程中,所提出的新理论、新方法一定曾遭受过同行质疑,您是如何应对这些外部干扰,一直坚持追梦的?这个方面您能给我们筑梦路上的高中生提什么建议?”本杰明・李斯特教授表示:“我们必须学会去适应并接受孤独。就像在森林的篝火旁,一群人围着唱歌行乐,但是只有你拥有向森林里探险的勇气以及灵活变通的思想,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高一(2)班舒坦同学则问道:“您开创性地开发了使用小型有机分子的催化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您对有机化学产生了哪些新的认识?”面对每一个问题,本杰明・李斯特教授都耐心倾听、细致解答。他认为“有机化学界始终认为某些有机分子不具备催化能力。当我们证实小型有机分子能够实现催化效率与选择性时,这无疑构成了领域内的根本性突破。”

活动结束后,高二(15)班牟琪睿同学表示:“李斯特教授谈到,要想取得革命性突破,就必须具备走向未知的勇气。这句话给我极大的启发——作为青少年,我们同样应当勇于探索未知、敢于创新,勇担时代使命。”

高二(16)班赵奕儒同学分享了他的感悟:“李斯特教授的卓越成就,背后是他在科研道路上长期的坚持与不懈的求索。这给我们带来深刻启示:一切成就的取得,无不有赖于在时间中沉淀、于探索中精进的毅力。这种精神将指引我们不畏艰难,砥砺前行。”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惠及全校师生的科学盛宴,更是华中师大一附中践行先进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据悉,学校始终致力于引入国内外顶尖科学资源,推进“大中小”贯通式培养和“校家社”协同式育人,依托中国大学先修课程、高校文化周、院士课程、光谷课程、博士讲坛等多元化平台,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搭建了坚实载体。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