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寰宇,生命昂然
人类足迹愈行愈远
星球健康的面向正成为重要命题
由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
联合国内外数十家顶尖科研院所
共同研发的
“星球健康坐标系统”
(Planetary Health Axis System, PHAS)
近日正式发布
作为世界首个星球健康人工智能大模型
PHAS聚焦数字科技前沿
成为追踪星球健康的“数字罗盘”
亦是应对系统性挑战的“全球公共品”
当地时间10月12日,2025年世界健康峰会(World Health Summit, WHS)在德国柏林正式开幕,与会嘉宾共同探讨在当下的复杂国际局势中,如何凝聚共识、担当健康责任。
作为全球健康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战略论坛之一,峰会以“在分裂的世界中承担健康责任”为主题,聚焦六大核心议题——“减轻非传染类疾病负担”“人工智能在全球卫生体系中的应用”“转变全球卫生架构”“和平与健康”“气候危机与健康风险”以及“妇女儿童健康”。
自2009年创立以来,世界健康峰会始终致力于汇聚政界、学界与民间力量,推动全球健康治理从讨论走向实践。
本届峰会期间,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全健院)主办的边会以“Can AI Offer Solutions to Planetary Health? ”(人工智能能为星球健康提供解决方案吗?)为主题。会议由日内瓦国际与发展研究院全球健康中心创始人兼主席、北大全健院全球健康外交客座教授伊洛娜·基克布施(Ilona Kickbusch)和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特聘资深研究教授、前WHO助理总干事施贺德(Bernhard Schwartländer)共同主持。来自世界卫生组织(WHO)、哈佛大学、非洲疾控中心、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等全球知名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在推动星球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创新应用与治理挑战展开深入对话。
Ilona Kickbusch教授和Bernhard Schwartländer教授主持会议
会议合影
会议现场,由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牵头构建的世界首个“星球健康坐标系统”正式发布。这一AI驱动的大模型整合了人类健康、物种健康、环境健康与社会健康四大维度的关键数据,致力于以科学和技术的力量,为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全新的治理框架与智能支持。会上,欧洲星球健康领军人物、《柳叶刀》同一健康(One Health)委员会联合主席、伦敦热带病医学院前任院长Andrew Haines教授,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Dame Sally Davies教授,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Jeremy Farrar博士等顶尖学者对PHAS系统的重要性和突破性表示肯定。
星球健康的“数字罗盘”
浩瀚宇宙中
人类发展足迹与广义星球边界关系
是我们追问不息的命题
在动态关系愈发明显
复杂多变性不断增强的当下
PHAS为我们提供了
精确捕捉二者边界间的动态平衡
走向可持续人类未来的重要抓手
2023年10月,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全健院)发起并牵头,联合中外数十家顶尖科研院所,正式启动“星球健康坐标系统”工程。
作为星球健康追踪的“数字罗盘”,PHAS构建了一个多学科理论、多层次结构的人工智能驱动数字大模型,首次实现涵盖全球各国和地区、实时动态、视觉交互的星球健康系统,以绘制人类发展足迹与广义星球边界关系的全景式进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星球健康的复杂性,并推动经济发展范式从单一的GDP维度向多种维度的新型星球经济转变。
星球健康经济学的范式转变
目前,PHAS系统包含“人类健康”“物种健康”“环境健康”和“社会健康”四大主轴星球健康坐标系,实现对48000个关键变量指标进行动态的可视化测算和展示,并基于来自全球各地开可获取的大数据源,通过机器学习、系统科学、专家反馈校准等机制进行建模和数据分析。
凭借全面的数据基础、可调控的模型复杂性,以及演进式架构和长期优化目标,PHAS已展示出独特的优越性能:
01
突破传统“选定数据源”的局限,利用所有公开可访问的数据(含超48000个变量)与人工智能,大幅拓展知识获取的范围与技术融合度;
02
借助机器学习和AI训练数据,保障数据的连贯性与高质量,解决了传统方法中数据有限、质量依赖人工定义的问题;
03
不再局限于子领域内或有限跨领域互动,而是对称整合所有子领域的数据以促进互动,释放全领域数据的联动价值;
04
非单纯汇总不同领域专家结论,而是从经全球专家小组反馈校准的系统中生成结论,让结论更具系统性与全球视野下的专业校准性。
基于最优控制理论构建,PHAS通过专家验证、反事实分析等技术确保可靠性,其预测能力在合成及真实数据上优于传统统计模型、大型语言模型和一般均衡模型。此外,作为由AI驱动的全球公共分析平台,PHAS通过系统建模和持续学习,能够分析和呈现海量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并采用合作博弈方法(如Shapley值),公平分配各国行星边界责任。当前,PHAS主要被应用于环境经济,未来将拓展至流行病学、水资源与食品安全等领域。
PHAS性能超越其他模型
PHAS系统的发布,是人类在推进星球健康发展征程上的重要里程碑。面对日益严峻的高度复杂、非线性挑战,PHAS将人工智能与众多前沿科技相结合,为应对全球健康中庞杂的相互关系提供有效工具,在动态追踪地球健康、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系统化决策参考的同时,也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和数据基础。
从PHAS出发,面向未来
PHAS的发布
为完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协作框架
提供有力支持与更多可能
带着对生存与发展的深切叩问
我们聚焦柏林峰会中的思想碰撞
在专题讨论中
直面AI带来的治理变革
探寻星球健康的行动方略
现场讨论
会上,面对专家学者们对PHAS系统的极大关注与兴趣,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刘国恩(Gordon G. Liu)阐发了自己对这一系统的深刻思考与未来展望。
刘国恩教授发言(左三)
发起PHAS项目,源于刘国恩长期关注的三个重要趋势:一是现代经济增长,它虽然强大且普遍,尽管推动了全球大规模摆脱贫困,却高度依赖化石能源;二是“大分化”(Great Divergence),经济增长伴随全球在财富、资源与碳排放上的差距持续扩大并固化;三是“未来折现”(Future Discounting),即经济体系因通胀、不确定性和投资回报更关注当前收益而忽视代际公平。
这三大现象促使他和团队思考:如果这三大趋势持续发展,人类文明能否维持其可持续性,又该如何改变这些轨迹?
伴随AI技术逐渐成熟,刘国恩与团队看到开发一种有效工具的可能性,并于2023年正式启动PHAS项目,旨在建立一个科学、全面的框架,清晰、直观地呈现现状与风险,从而让每个人都能实时、动态地看到自身及整个星球的健康状况与发展风险。
谈及如何将PHAS的科学洞察真正转化为全球决策和具体行动,刘国恩强调,PHAS是一个开放的全球公共产品,旨在赋能政府、学术界、私营部门及公民社会等各类用户。通过构建一个科学、系统的框架,公众能够实时、动态地理解个人与地球的健康状态及发展风险。未来,团队将通过建立合作伙伴网络等方式,推动系统的广泛采用。
PHAS利用多学科专家持续训练AI系统
在提问与讨论的过程中,与会学者从PHAS系统的应用前景、技术基础、潜在的伦理挑战以及深远的社会效应等多个维度,各抒己见、分享观点,为PHAS的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与发展可能。
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Jeremy Farrar博士在闭幕致辞中指出,人类正处于历史关键拐点,必须立即行动。他强调,科学应成为促进公平的力量,而非加剧不平等;科研需打破学科壁垒,加强跨领域合作。他还呼吁资助机构和科学界改革评审体系,支持跨学科研究与系统思维培养。他表示,人工智能可助力发现新联系与研究空白,但关键在于信任、治理与社会行为,而非技术本身。科学应兼具前瞻与务实,聚焦解决现实问题。
此次发布会的成功举办,是北京大学在全球健康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要发声。接下来,北大全健院将继续激活PHAS的全球潜力,不断拓展其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通过与世界范围内的顶尖研究机构、国际性组织和政策制定中心建立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和验证人工智能赋能星球健康的前沿解决方案,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贡献力量,助力实现星球健康和人类文明的欣荣发展。
科学伸向星辰,同时回望大地
从人类健康到地球健康
从个体生命到共同命运
PHAS将数据与智慧相融
勾勒出未来治理的新坐标
在不断延展的知识边界上
我们以理性为桨,以共生为航
让科学的温度与人文的光芒
共同照亮星球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