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盘画戏服、名画走方阵!这位老师在语文课堂上开启“艺术革命”
2025-10-20 16:20: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向一帆

通讯员 刘艳

“同学们,我们的《窦娥冤》,我们先尝试一下在纸盘上设计戏服,注意一定要表现出人物的情绪特点。”在武汉市建港中学,有这样一位班主任,她打破传统教学边界,将美术特长与语文课堂、校园活动深度融合,用“整活”的教育理念,让班级成为充满创意与活力的艺术天地。她就是高二(12)班主任祝晓棣,一位把教育玩出“新花样”的创新型教师。

“当好美术特长班的班主任,光靠老办法肯定不行。” 祝晓棣在分享教育经验时,总会笑着说出这句话。在她看来,“整活”不是瞎折腾,而是“敢想敢干,把班上这群‘小艺术家’的特长盘活,让语文课堂、日常练习和学校大型活动串联起来”。正是带着这份理念,她在语文课堂上开启了一场“艺术革命”。

以往枯燥的语文学习,在祝晓棣的课堂上变了模样。讲《庖丁解牛》时,她不让学生死记硬背注释,而是让大家拿起画笔,把“庖丁解牛”的场景画出来,抽象的成语瞬间变得直观易懂;分析《窦娥冤》,她跳过传统的段落拆解,转而让学生在纸盘上设计戏服,用色彩传递人物的悲喜情绪;看完《哪吒》电影后,她不布置常规的观后感,而是鼓励学生画出“自己心中的哪吒”,每个形象背后都藏着独特的故事。“用画笔代替笔杆子学语文,学生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提上来了,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孩子,都愿意主动分享自己的作品。” 祝晓棣说。

课堂上的“整活”练出了真本事,到了校园活动中,高二(12)班总能成为最亮眼的存在。2024年秋季运动会开幕式上,祝晓棣带着学生不走常规队列,而是把世界名画搬上赛场,一场创意十足的“名画模仿秀”,让全校师生眼前一亮;同年艺术节,她又引导学生将手工课上学的剪纸、编织技巧融入创作,用废旧报纸、环保材料设计时装,一场“环保时装秀”惊艳全场——“复古绅士装”“京剧行头”轮番登场,不仅展现了学生的艺术才华,更传递了绿色创意理念。最终,这个班级连续两年拿下运动会开幕式一等奖,艺术节也成功斩获金奖。“这些成绩不是凭空来的,是平时一次次‘整活’积累的结果,学生们在实践中既巩固了技能,又学会了合作。” 祝晓棣自豪地说。

在祝晓棣的“整活”计划里,家长也是重要的一环。她发现许多家长隐藏着艺术特长,便主动邀请他们加入班级建设:运动会上,有家长帮忙指导学生选布料、做道具;艺术节期间,有家长利用专业技能帮学生拍视频、做剪辑。“家校一条心,‘整活’的能量才更大。” 祝晓棣认为,家长的参与不仅让活动效果更出彩,也拉近了家校距离,让教育形成了合力。

如今,祝晓棣的“整活”还在继续。2025年秋季运动会,她已经规划好新的创意——让学生把非遗作品穿戴在身上,剪纸、虎头帽等传统元素将成为班级的“新名片”;课堂上,她还会带着学生用松塔、坚果制作艺术品,在学习《工匠精神》时,让大家亲身感受“巧手变废为宝”的乐趣;甚至在考试前,她会组织全班一起做“刀拍黄瓜”,用轻松的方式帮学生解压。

“祝老师是一位教学能力出众、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她以独特的教学方式,让同学们对她充满信任——大家都相信,只要紧跟她的步伐,语文一定能学好。”学生郑皓元说,平时祝老师和蔼可亲,与学生亲密无间。课堂上,她雷厉风行,讲解清晰,知识点条分缕析,让人一听就懂,这样的老师我们都很喜欢。

而在学生家长眼里,祝老师是位拥有无限巧思的老师。学生黄诗晨的妈妈说,祝老师在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在课堂外的素养活动方面也以无限创意去激励学生,引导学生,遇到这样的好老师,是孩子们的幸运。

“教育有时候确实需要一点‘整活’的精神。” 面对同事的称赞,祝晓棣始终保持谦逊,“我的做法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希望能和大家一起交流,探索更多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 在她的带领下,高二(12)班不仅是一个班级,更像一个充满创意的艺术乐园,而祝晓棣用她的热情与智慧,持续为学生的成长绘就精彩篇章。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