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周策 李飞越
“避免以‘为你好’之名剥夺孩子的成长机会……”华东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的这句话,让现场陷入片刻静默,随即掌声雷动。10月22日,奥林小学教育集团举办了一场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主题研讨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学校3000个家庭带来了一场关于教育本质的深度思考。
本次活动以“家校社协同育人视域下学生心理健康”为主题,通过微情景剧、专家讲座等形式,探索如何构建更有效的家校共育生态。

活动伊始,一场名为《家校联合,从“心”开始》的微情景剧率先引发共鸣。女生小雨因画画爱好被同学嘲笑情绪低落的趴在桌上,面对母亲没有关心却满是“先搞好学习”的催促,小雨显得更加忧郁。这一刻,台下许多家长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会场鸦雀无声。转机发生在班主任李老师家访时,她没有因为作业批评小雨,而是温和询问她:“感觉你最近很不开心,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吗?”老师“不一样的关怀”触动了她,哭着道出了委屈……这一幕深深触动了大家。原来,孩子的每一个问题行为背后,都可能藏着一句没能说出口的心里话。只有当我们用心倾听时,才能解码这些信号,真正理解孩子,让他们的眼睛重新亮起来。

随后,华东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从情景剧反映的问题现象入手,为家庭教育“问诊把脉”,围绕家长关切的核心问题、亲子陪伴的重要性以及“新三好家长”的培养路径展开深入探讨。伴随着生动的案例讲解,刘教授从“自食其力、参与决策、有所热爱”三个自然本能出发,倡导将成长的权利还给孩子。现场许多家长一边点头,一边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特别是在听到“为你好可能是一种伤害”的观点时,现场陷入了沉思。
活动结束后,五(4)班刘楚煜同学的家长感慨道:“今天的活动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自己平时那些‘为你好’的话,无形中剥夺了孩子多少成长的可能。刘教授讲的‘把尝试错误的权利还给孩子’,这句话我会一直记着。”很多在场的班主任也认为,这场活动为构建更和谐、更高效的家校共育生态打开了新的思路,让“家校社协同”从理念走向了切实可行的行动。

“教育,不应是孤军奋战,而是一场爱与智慧的‘合伙人’事业。”奥林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总校长林娜用生动的比喻阐明了“家校社协同”的深刻内涵。她表示,学校举办此类活动,就是希望通过真实的情景触动和专业的理念引领,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构建一个以学生心理健康为核心的立体化成长支持系统,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