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揭牌!2025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材料科学与工程分会场在江大举行
2025-10-24 19:15: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通讯员 万思思

江城聚贤才,绿色启新程。10月17日-18日,2025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材料科学与工程分会场暨可持续化学工程与技术武汉研讨会在江汉大学开幕。来自西班牙、加拿大、美国、芬兰等多国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师生代表齐聚武汉,共同探讨可持续化学工程与技术的前沿发展与创新路径。

湖北省教育厅、武汉市科技创新局领导,江汉大学校长景新华,巴塞罗那材料科学研究所副主任安娜·拉罗马涅教授等嘉宾出席活动。开幕式由江汉大学副校长刘继延主持,学校相关单位负责人、学院师生代表参加开幕式。开幕式上,省、市领导,校领导和外国专家一起为“国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揭牌,象征着江汉大学在国际合作与创新能力上又迈上了新台阶。

本次研讨会中,20余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围绕绿色化学、新能源材料、过程强化、环境催化等前沿议题及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展开了深入交流。西班牙高等科学研究会巴塞罗那材料科学研究所Pablo Guardia Girós教授系统探讨了纳米晶合成工艺与性能优化策略及其在催化、癌症磁流体热疗等领域的应用;Zeng Muling博士以“从天然聚合物到纳米酶:面向医疗与环境的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为主线,分享跨学科创新成果。

西班牙VHIR研究所Eudald Casals研究员解析“中西科研资助桥梁”,重点介绍CHINEKA联合资助计划在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合作机制。巴塞罗那医院Gregori Casals研究员双向聚焦“实验性肝病纳米酶治疗”与“临床激素/肿瘤标志物分析”,搭建从纳米治疗基础研究到临床诊断应用的转化桥梁。巴塞罗那材料科学研究所Anna Laromaine Sagué教授整体介绍了研究所的科研布局和国际学术交流情况。中西双方就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达成了具体意向。

加拿大女王大学物理、工程物理与天文学系Jun Gao教授,以“固态双极电化学及其在聚合物光电器件中的应用”为主题,展示了如何开发出兼具电池放电与光伏发电双重功能的新型聚合物光电器件。芬兰阿尔托大学Michael Hummel教授分享“基于超强碱离子液体的Ioncell®纤维纺丝技术”,展示如何将废弃纺织品、古沉船木材等可再生资源转化为高品质莱赛尔纤维。天津理工大学张联齐教授聚焦高安全性凝胶聚合物电池,分享通过原位引入阻燃基团、构建离子通道等创新手段提升电池安全与离子传导速率的实践路径。中国科学院合肥综合性科学中心范壮军教授探讨“石墨烯的空间组装与特性”,致力于解决石墨烯材料易堆叠、密度低、离子传输慢的应用瓶颈等。

据悉,江汉大学近年来在光电化学材料、新能源化学、功能催化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包括荣获2025年度全球变革大奖、联合企业斩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入围工信部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项目等。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是教育部推动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本次研讨会全面展示了可持续化学工程领域的最新突破与未来趋势,将有力支撑江汉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流学科建设,促进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更将推动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协同创新,拓展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渠道,实现多方共赢,为我国可持续化学工程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