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纸袋“变身”古风灯,中学生巧手让废旧材料焕发新生
2025-10-27 16:55: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向一帆

通讯员 张迷

当废旧纸袋变成雅致灯罩,当一次性木筷搭建成精巧骨架,当3D打印技术遇上传统灯笼工艺——这些充满创意的场景,正在武汉市第三寄宿中学八年级的“巧手焕新”创意灯笼展上精彩上演。近日,该校八年级学生利用综合实践课,将身边的废弃材料巧妙改造,制作出一盏盏独具匠心的灯笼,让传统文化在环保创新中焕发全新活力。

走进展览现场,新闻记者立刻被琳琅满目的创意灯笼所吸引。用废旧纸袋制作的环保灯笼素雅别致,一次性木筷搭建的几何结构灯笼充满现代感,更有将3D打印技术与传统造型完美结合的创新之作。其中,一盏用废弃泡沫精心雕刻的仙鹤灯笼格外引人注目,展翅欲飞的姿态栩栩如生。

“我的灵感来自我们武汉的城市名片黄鹤楼,仙鹤是吉祥、高雅的象征。我想用废旧材料,做一只属于我们武汉学子的仙鹤,让环保理念与文化传承一起飞翔。”八年级(22)班的秦康悦同学,则选择用更柔美的方式表达她的情怀。她利用家中废弃的薄膜纸,精心制作了一只振翅欲飞的仙鹤灯笼。她说,自己在制作时将纸张层层叠加,塑造出仙鹤流畅的颈部、修长的双腿和舒展的双翼。通过精细的剪裁与粘贴,仙鹤优雅的形态跃然眼前。当灯笼点亮,柔和的光晕透过薄膜纸,仙鹤周身仿佛沐浴在月光之下,灵动而圣洁,充满了诗意与力量。

该校朱燕老师告诉记者,这些作品从设计到制作全部由学生独立完成:“他们不仅要考虑如何将废旧材料变废为宝,还要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巧妙融入其中。比如有学生将剪纸技艺与塑料瓶改造相结合,还有同学用旧纸盒制作出充满现代感的建筑造型灯笼。”

该校教学副校长王静表示,此次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深入理解传统文化和环保理念:“通过亲手制作,同学们不仅锻炼了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传统工艺的魅力和资源循环利用的价值。一盏盏小小的灯笼,承载的是文化自信,点亮的是创新精神。”

据悉,此次展出的百余件作品将在校园内持续展览一周,部分优秀作品还将参与校际交流展示。这些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环保与创新的灯笼,不仅装扮了校园,更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