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逻辑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华科大举行
2025-10-27 17:30: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通讯员 段飞 徐敏 舒年春

10月25日,中国逻辑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人工智能时代逻辑学科的反思与使命”学术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顺利举行。由中国逻辑学会与湖北省逻辑学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承办。

当天上午8点半,开幕式在华科大学术交流中心八号楼求是报告厅举行。会议由华科大哲学学院副院长徐敏主持。徐敏介绍了会议背景和有关工作,并对支持本次会议的各方表达感谢。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赠送《逻辑学研究》(两期)300本;湖北大学陈道德教授赠送72本其所著《逻辑的力量》,长江出版社为会议加印78本;学术期(集)刊《逻辑学研究》《逻辑、智能与哲学》《逻辑学动态与评论》向与会学者征稿。

华科大人文社科处处长张明新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华科大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历程与成绩,他表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实践,对我们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深度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及交往方式,AI已然是当今世界的标识性特征。在人工智能成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思考主题与背景的当下,中国逻辑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以“人工智能时代逻辑学科的反思与使命”为主题开展研讨,可谓恰逢其时。他期待通过此次会议,大家能够交流思想、碰撞火花,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推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开幕式结束后,研讨会进入主旨报告阶段。湖北省逻辑学会荣誉会长、湖北大学哲学学院陈道德教授主持前两场主旨报告,中国逻辑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邹崇理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哲学系刘虎教授发言。

邹崇理以“还原论、整体论和生成整体论对应的逻辑研究”为题作报告。邹老师指出,还原论是科学发展的利器,促进了近现代科学的繁荣;整体论基于系统论思想,对复杂科学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生成整体论更是当今人工智能创新的引擎,促进了“符号主义”“联结主义”“行为主义”三大流派的融合与互补。他考察了还原论、整体论、生成整体论对应的逻辑研究:还原论对应的是以命题为基础表达的现代逻辑,整体论以及生成整体论对应的逻辑尚处于探索阶段。邹老师提出,对概念整体及其演化进行辩证逻辑思考,这是逻辑学研究范式受整体论方法启迪的变革尝试。

上海大学宁莉娜教授主持后两场主旨报告,中国逻辑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杜国平和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研究员刘禹良发言。中国逻辑学会会长杜国平以“三段论序效应研究”为题作报告。三段论作为亚里士多德系统阐述的推理结构,经过中世纪逻辑学家的规范化与后续发展,其“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形式结构逐渐稳定。但序效应研究较少,基于汉语的推理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此,杜老师设计了两组各32道题目,分正序与逆序,考虑语言、内容等因素,测试了1385名学生和AI大模型。结果显示,总体序效应不显著,第二格较显著,若干式存在显著序效应,学习逻辑可提升推理能力,AI大模型答题能力高于人类,但序效应不显著。分析测试数据,三段论的序效应分为质序效应和量序效应。测试结果表明,三段论存在序效应,可据此优化教材处理策略,有效提高逻辑思维效果,且其推理机制研究为AI思维模拟奠基。与会学者就主旨报告内容进行了多轮研讨,现场气氛热烈。

据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河北大学等国内6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为期两天的会议议程丰富而紧凑,共安排了4场主旨报告、11场主题报告及76场分组报告,累计进行91场学术报告。与会专家聚焦人工智能时代逻辑理论与逻辑教育研究的发展现状、趋势动向,围绕大语言模型的推理能力评估、经典逻辑与哲学逻辑研究、逻辑学的跨学科应用、中国逻辑与名辩学思想研究、人工智能时代下的逻辑教学与传播等议题,展开了深入、开放且富有启发性的讨论。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