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李碗容
通讯员 陈依 喻天琦 段晨婷 高子瞻
10月27日清晨6点55分,湖北中医药大学黄家湖校区体育场已是一片生机盎然。4000余名学生整齐列队,随着“起势”的口令在晨光中悠扬响起,他们沉肩坠肘、松腰敛臀,动作行云流水,将太极拳的圆活连贯展现得淋漓尽致。如今,太极拳早锻炼已成为湖中医学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仅是传播中医文化的有效载体,更发展成为学校特色鲜明的育人实践。
 湖北中医药大学太极拳早锻炼现场
湖北中医药大学太极拳早锻炼现场
为推动学生体育锻炼常态化,学校构建了“学校督导-学院组织-班级落实-社团辅助”的四级管理模式。在学校层面,出台了《湖北中医药大学早锻炼工作方案》,建立了校领导每日督导值班制度,并启用“阳光智慧长跑”数字化管理小程序。同时,组织体育健康学院教师开展太极拳示范教学,开发共享优质教学视频资源。
各学院则结合自身特点实施特色化管理。例如,护理学院将开展“最美太极班集体”流动红旗评比;第一临床医学院则融入专业特色,引入八段锦等中医养生功法教学,并配备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在班级层面,注重发挥学生骨干的引领作用,建立朋辈互助机制。学校还依托体育社团成立各类兴趣小组,定期举办“青春飞扬,活力无限”系列社团活动,形成了专业指导与学生自主管理相结合的良性运行机制。

“松胯屈膝,尾闾下沉,以腰带腿,斜开步正落脚,迈步如猫行……”每周二、周三晚七点,该校黄家湖校区体育馆便成为太极文化的“练兵场”。学校从全校选拔了200余名“技术骨干”,组成太极拳精英提高班,由体育健康学院教师进行专业指导。这批骨干也成为晨练活动的中坚力量,在校园内带动起一股“太极热”。清晨的操场、体育馆前,随处可见学生们认真练习的模样。
太极拳带教老师李世博分享了他的观察:“在教学中,我会将太极拳的健身价值和文化脉络融入其中。学生们对太极拳的态度,逐渐从最初的被动接收转变为主动投入。这种积极的转变甚至延伸到了其他课程的学习中——面对起初不熟悉的领域,他们也能主动探索,学习积极性显著增强,真正实现了身心的同步成长。”

太极拳的活力不仅体现在每日晨练。10月22日,湖北中医药大学第四十四届运动会太极拳比赛在黄家湖校区体育馆隆重举行,现场气氛热烈。来自13个学院的1000余名学生同台竞技,以刚柔并济的拳法诠释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竞技赛场到日常晨练,从传统体育项目到校园文化品牌……在湖北中医药大学,一幅幅以体育人的生动画卷正徐徐铺展。

“通过持续探索,我们实现了三个重要转变。”该校学生工作部相关负责人总结道,“一是从单纯的体育锻炼向文化育人转变;二是学生从被动参与向自主管理转变;三是活动形式从统一教学向特色发展转变。”晨练活动开展以来,学生体质测试优良率显著提升,同时培育了团结奋进的校园文化。每日清晨二十分钟的太极时光,已成为学子们强健体魄、修养身心的宝贵体验,更让传统体育文化的种子在每一位中医药青年学子的心中深深扎根、发芽。
图片由通讯员吴梦萍 杨兴源 胡雨珊 胡梦佳拍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