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感染这种病毒5分钟便可检验出来!
2025-10-29 01:10:00 来源:光明日报

10月27日,番茄褐色皱果病毒(ToBRFV)免疫金标速测卡正式发布。该产品是国内首款获取国家发明专利并成功实现转化的ToBRFV快速检测试纸条,转化金额超500万。

该产品由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毒学团队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害绿色防控创新团队联合研发,并由广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产品化并推向市场,这是三方合作的首个重大成果。

番茄褐色皱果病毒(ToBRFV)是一种新发植物病毒,可通过种子、接触和授粉熊蜂等多种途径传播,侵染市场上所有番茄品种,导致果实皱缩、褐斑、减产甚至绝收。自2019年在我国首次报道发现以来,已在北京、山东、陕西、云南等多地番茄种植区发现,对设施农业和露地番茄均构成严重威胁。

2021年农业农村部联合海关总署将ToBRFV增补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2024年,农业农村部又将ToBRFV增补列入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然而,目前常用的ToBRFV检测方法依赖专业仪器和操作人员,耗时长、成本高,难以在田间或基层推广使用。

“免疫金标速测卡优势便是便捷快速,其操作简单,无需其他仪器,5分钟内即可判读结果,适合田间、口岸、市场等多种场景使用。此外,它的灵敏度也非常高、特异性较强,病叶汁液稀释12800倍后仍可检出,单粒种子也可用于检测。”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副教授闫志勇介绍。

番茄褐色皱果病毒免疫金标速测卡能够实现对病毒病的早期、快速与精准诊断,可用于番茄种苗基地的病害筛查、田间发病植株的早期诊断、进出口检疫及市场监督抽检、农业合作社与种植户自检,应用场景广阔。

“该产品可在种子生产和种苗繁育的源头快速筛查带毒个体,及时拔除,阻断病毒传播,实现病毒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保障种子与种苗安全。同时,也可将快速检测贯穿于从繁种、育苗、生产、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各环节,实现对病毒风险的全程监控与管理,提升了番茄产业链抗病毒病风险韧性。”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向东说。

当日,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与广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签约仪式举行。根据合作协议,三方将在科技创新与联合研发、平台共建与资源共享、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人才培养与交流四大领域展开具体合作,包括但不限于共同研发智慧农业技术、快速检测产品,共建联合实验室与示范基地,优先进行成果转化,并互派专家、共建人才培养基地。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宋喜群、冯帆)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