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5亿元!全国首个人形机器人领域央地联合基金即将落地
2025-10-29 16:20: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李碗容

通讯员 姜胜来

10月29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智涌荆楚 赋新未来”——湖北省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当前,湖北抢抓具身智能发展机遇,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正推进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设周期5年、总规模5亿元的湖北人形机器人联合基金重大专项,央地协同推进人形机器人前沿创新,努力产出更多从0到1的突破。

湖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冯艳飞介绍,近年来,湖北围绕创新投入、创新主体、创新生态三个重点,采取务实举措,不断提升人工智能创新体系效能。

第一,抓基础、抓重大,以“大投入”带动创新产出。

前沿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头。“十四五”期间,我省获批国家人工智能领域各类研究项目、课题57项,获中央资金支持3.3亿元,带动直接研发投入6.86亿元,有力支撑我省创新突破。当前,我们抢抓具身智能发展机遇,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正推进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设周期5年、总规模5亿元的湖北人形机器人联合基金重大专项,央地协同推进人形机器人前沿创新,努力产出更多从0到1的突破。

重大攻关项目是突破关键技术的有效路径。2023年,我省启动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尖刀”工程,瞄准国家所需,在人工智能领域布局9项攻关项目,聚力突破超高层闪存芯片、光子芯片、车规级高性能智算芯片、国产操作系统与数据库、AI大模型等技术瓶颈,投入省级财政资金3.2亿元,推动产出了一批“首发首创”产品,多层三维闪存芯片成功研发并实现量产;国际首款超高带宽电光强度调制器,支撑人工智能海量数据高速传输;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展现了湖北担当。

第二,强主体、促协同,以企业为核心凝聚创新动能。

人工智能前沿创新分新秒异,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愈发凸显。我们着力发挥企业“出题人”“答题人”作用。设立省级人工智能创新专项,80%以上攻关方向来自于企业,70%以上科技项目由企业牵头,其中重大科技项目100%由企业承担。大力支持企业建设创新平台。人工智能领域,90%以上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由企业牵头,70%以上省级重点实验室有企业参与。今年以来,新批复龙头企业建设汽车具身智能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机器人控制与驱动技术创新中心,助力具身智能新形态加速落地。积极服务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比如,东风汽车牵头的湖北省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从成立之初的9家单位,已扩容至44家,完整涵盖产业链上中下游,发布了多款高端车规级智能芯片,孵化了1家高新技术企业。全省人工智能企业能级持续跃升,高新技术企业已突破800家。

第三,畅通“活水”、厚植“沃土”,以优良环境滋养创新生态。

更大范围推广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采用数据增信和财政增信双轮驱动模式,助力企业依靠自身知识价值获得“纯信用、优利率”的贷款,单笔金额最高1000万元。截至10月,全省合作银行累计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774.27亿元,服务包含人工智能在内各领域企业超过1.5万家,金融活水更加精准浇灌创新主体。

更大力度推进全社会人工智能科普宣传,依托“东湖论坛”这一重大平台,开展全省人工智能成果发布和科学普及。近三年,面向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AI数智人创新应用、智能制造等领域,先后举办6场科普创新大会,解读多模态大模型、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30余家科普场馆、创新平台举办公众科普活动,厚植科普沃土,让人工智能走进千家万户。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