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托管,他们在县中留下“种子”
2025-10-30 22:10: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张屏

通讯员 候长强

10月23日下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下文简称“华科附中”)教师赵银辉受邀到华中科技大学,向研究生支教团的同学们分享他这三年的新疆支教经验。“尊重当地师生,全心投入工作,便能在支教事业中实现自我价值、收获成长。”这位前新疆霍城县江苏中学教学副校长说。

——2022年9月,肩负振兴县中的使命,两支驻校帮扶团队从华科附中出发,分赴新疆霍城县江苏中学和湖北阳新县实验高中。“2022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实施部属高校县中托管帮扶项目的通知》,为积极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人才发展战略,学校专题研究县中托管工作,成立由分管校领导牵头、多部门协作的专项工作组,形成‘大学领导-部门联动-附中执行’的工作机制,并将托管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为将华科附中的先进办学理念和教育管理模式更好融入帮扶学校,我们精选骨干力量组建驻校帮扶团队,同时推荐优秀干部担任县中校长等。”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许晓东介绍,抓好顶层规划,方能确保帮扶工作顺利推进。

2023年8月,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许晓东,华中科技大学基础教育办公室主任董晓林,华科附中校长鲁周超等到霍城县江苏中学调研县中托管工作

三年托管期过去,两所县中留下了深深的华科印记,在办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上取得了跨越式进步,高考成绩大幅提升。

重在造血:多做“带不走的事”

一支驻校帮扶团队3-4人,一轮托管周期3年,如何才能“撬动”一所数千人大校?

必须从办学理念、学校管理入手。作为湖北省示范中学、湖北省科技特色高中首批试点、武汉市普通高中领航学校,华科附中在课程改革、人才培养、学校管理等方面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模式。对此,帮扶团队进行了因地制宜的推广。

在阳新县实验高中,华科附中派驻干部魏琨任校长,原阳新县教育局副局长柯美星受委派到校担任党委书记。三年间,《阳新县实验高级中学办公会议规程(试行)》《阳新县实验高级中学校务值班制度(试行)》《阳新实验高中班主任队伍建设改革意见稿》《阳新实验高中中层干部年度考核实施办法(试行)》及一系列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等落地实施,促进规范,提高效率,推动发展。

2023年2月,“华—伊高中联盟校”启动

在霍城县江苏中学,华科附中派驻干部郭明波、赵银辉到任仅半年,便推动联合伊犁州10所学校(后增加为13所,覆盖全州约八成普通高中),组建“华中科技大学—伊犁州高中联盟校”。联盟校多次组织州级统考、质量分析、示范课、专题讲座、优质课竞赛、跟岗学习等联合教研活动,为各族师生的教学考评一体化搭建平台。“新疆2027年全面实施新高考,湖北是2021年,华科附中重视‘三新’(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很早便设立新高考研究中心。入疆后我们立即着手引进相关经验,促使当地教育理念与国家发展战略深度融合。”时任霍城县江苏中学校长的郭明波说。

两所县中的老师们线上观摩华科附中“元思课堂”优质课比赛决赛

华科附中的“元教育”理念,也被帮扶团队移植到了县中。“华科附中可视化‘元思课堂’优质课比赛决赛全程向我校教师直播,我们看后很受震撼:原来课要这样‘追根溯源’地上!老师科学引导,学生才能做到思维进阶。”霍城县江苏中学教师宁晓玲说,华科附中老师们说的“注重思维之元能让学生应对明天的新高考,更能让他们立足于未来世界”,尤其令人感动,很快,大家都开始研习、应用“元思课堂”。“我校也引进了华科附中的‘元思课堂’‘元成德育’,打造了‘养正’德育体系,现在,学生们经常参加红色研学、科技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全面发展。”阳新县实验高中副校长余开仁说。

驻校帮扶期间,阳新县实验高中校长魏琨还带着历史课。学生们人手一个平板,实现数字化靶向学习

数字教育同样为霍城县江苏中学学生赋能

华科附中2021年起便全面推行的、能“把老师装进书包”的“AI外挂”,也随帮扶团队来到130公里、4000公里外的县中。县中师生也用起了搭载有“辅立码课”学习系统的智慧平台,随时在线共享华科附中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开展靶向教学。调查显示,两校教师备课时间至少缩短40%,师生教学效能显著提升。

点亮梦想:种下“我们完全能”

霍城县江苏中学首位考入华中科技大学的毕业生艾力库提

2024年1人,2025年3人……近两年,考入华中科技大学的霍城县江苏中学毕业生从无到有。

“以前,武汉、华科大对我来说很遥远,后来,华科附中的老师们来教我们,高二升高三的暑假,我还来了华科大和附中研学。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得到了大家的托举,才能站在这里。”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二学生艾力库提·热甫卡提说。

霍城县江苏中学研学团

阳新县实验高中研学团

华中科技大学的院士专家们给县中的孩子们讲量子、恒星演化等

被点亮的县中孩子不止艾力库提一人。三年间,华中科技大学、华科附中盛情邀请霍城县江苏中学、阳新县实验高中约400名学生来汉开展深度研学,每次近20天的武汉之旅中,他们学在附中,住在附中,活动时间则走进华中科技大学各重点实验室,聆听院士专家讲座,或漫游武汉,感知城市的脉搏与温度。“学到很多,也时时被温暖。”2023年6月参加研学的阳新县实验高中2023级华科班学生肖龙杰说,当时正好遇上华科附中初三学生毕业典礼,学校特意邀请他们坐在C位参加,以弥补他们初中生涯没有毕业典礼的遗憾,“我当时想,自己要努力学习,成为更有能力帮助、温暖别人的人。”

驻校帮扶团队成员周雄是霍城县江苏中学语文教研组长,也是霍城县语文教研员,他指导周燕娜老师获“苏伊杯”一等奖第一名

县中教师们,则被引上了专业发展快车道。在阳新实验高中,2023年有2个课题组获市级奖项、11名教师获省市级“一师一优课”等奖项,2024年新增2个市级课题奖项,20名教师在省级期刊发文或获奖,9名教师获黄石好课堂等竞赛奖;在霍城县江苏中学,帮扶团队带领徒弟近十人,指导各民族老师参与课题研究三项,在各类赛事中获奖二十余项,其中东乡族教师周燕娜在第九届“苏伊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大赛(伊犁州高中段难度最大、规格最高的教育专业赛事)中获一等奖第一名。“取得成绩,靠的是帮扶团队自己多带徒弟,大量引进大学、附中智囊团智慧,组织县中教师来汉跟岗学习,联合开展教研和课题研究等方法。”魏琨和郭明波说,振兴县中,必先强师。全力托举县中教师专业成长,激发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县中才能形成良性发展“闭环”。

10月14日,全国县域普通高中振兴现场推进会举行,华中科技大学作为唯一部属高校代表作交流发言。“我们总结了几万字经验,但最大的经验是‘重视’——做好县中托管帮扶工作,服务的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人才发展战略,大学和附中做到了不计成本和回报的付出。”许晓东说。

三年画了个圆,但故事还在继续。大家的线上线下交流依旧紧密,在4000公里外的霍城县江苏中学,华中科技大学第二十七届研究生支教团新疆霍城分队的队员们已接过前辈的接力棒,走上讲台。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