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泡菜、贴五谷画、比赛剥玉米,武汉这群小学生用双手“触摸”秋天
2025-11-05 18:05: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国倩

通讯员 童璐 李丽

实习生 雷天骄 何尚蓉

11月5日,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第三小学的校园洋溢着浓浓的丰收气息,该校围绕“秋收冬藏·共享自然——节气智慧中的共生教育实践”主题,面向三至五年级学生开展了一系列融合劳动、自然、文化与情感的跨学科实践活动,带领孩子们在体验、制作与分享中,用心感受秋天的色彩与味道。

四年级的教室里,孩子们围坐在课桌旁,桌上摆放着一粒粒不同形状的种子。老师引导他们用手触摸、仔细观察,认识每一种种子的特征。四(4)班的应瑾儿手捧小米种子,感慨道:“这么一粒小小的种子,却能长出我们熟悉的作物!”处处留心生活,才能发现不一样的细节,是她最深的感受。谢乔妍展示了自己制作的无患子手串,“把无患子的核晒干、打磨光滑,再钻一个洞穿上线,手串就做成了!”谢乔妍说,制作一个手串至少要花两天时间,但看着做好的成品,心里格外自豪。

“先把黄瓜、萝卜切块,再放进坛子里腌泡……”食堂里,五年级的学生们在食堂师傅的带领下体验泡菜制作。案台上整齐摆放着各类蔬菜和腌制用的调料,师傅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孩子们跃跃欲试,纷纷戴上手套,认真操作,一坛坛色彩鲜艳的泡菜逐渐成型。封上坛口,孩子们开始期待品尝自己成果的那一刻。

尤为温暖的是,学生们还将自制的瓶装泡菜配上手写感恩卡,亲手送到食堂员工、保洁阿姨和保安叔叔手中。“孩子们太有心了,这瓶泡菜我一定带回家尝尝!”食堂陈师傅接过礼物时笑容满面地说。保安夏伯伯也感动地表示:“平时看着孩子们成长,今天收到他们亲手做的礼物,觉得特别温暖,工作也更有劲了。”一份份质朴的谢意,在真实的校园生活场景中自然流淌,成为这堂德育实践课最生动的注脚。

当天,学校同步开展“时序之礼·感恩与分享”成果展,将系列活动推向高潮。校园化身为一个充满节气氛围的“生活体验馆”:展示区内,学生们创作的自然笔记、五谷贴画、种子信息卡整齐陈列;互动区的“节气智慧转盘”前,孩子们踊跃抢答民俗知识,在游戏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心灵;在操场上,“校园丰收挑战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豆豆小精灵”“玉米小快手”们沉浸在剥豌豆、掰玉米的劳动中。“我找到了剥豌豆的技巧!感觉特别开心。”三(6)班的赵苒喻说。

“‘秋收冬藏’不仅是古人的生活节律,更是一种生命教育。我们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整合德、智、体、美、劳五育内容,引导孩子们在‘收’中体验付出,在‘藏’中学习规划,在‘分享’中传递温暖,让传统文化真正成为他们成长的养分。”校长文小勇说。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