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张俊仓
11月7日至9日,第十四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在武汉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华中师范大学与武汉体育学院共同承办,吸引了来自国家体育总局相关单位、全国体育科研院所、国内外高校及体育企业的8000余名代表齐聚江城,共襄盛举。

开幕式后,大会进入主题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陈益强以《人工智能+:体育发展新模式》为题,深入探讨了智能科技与体育融合的路径与前景;北京体育大学教授邱俊强则围绕《健康中国进程中的运动处方:现状与展望》展开系统阐述,为运动促进健康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方向。


作为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科技成果展示会于7日下午在武汉体育学院同步开幕,集中呈现近年来体育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应用实践。8日,国际学术交流会在华中师范大学文科科研楼举行。来自中国、白俄罗斯、法国、厄瓜多尔等多国专家学者共聚桂子山,围绕体育科学前沿议题展开对话,共探全球体育科研合作新路径。
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周鹏程在致辞中表示,体育科学的进步离不开全球智慧的碰撞,希望能与国内外专家携手,共建合作网络,共育拔尖人才,共促文化互鉴,以体育科学创新助力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为体育事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副校长莫罗泽维奇-希柳克·塔齐亚娜,厄瓜多尔圣埃琳娜半岛州立大学学术副校长玛丽莎·吉塞拉·帕拉·奇卡,北京体育大学教授石丽君,法国尼斯蔚蓝海岸大学副研究员徐青围绕现代体育的主要挑战、体育可持续发展、运动的代际健康效应、体育赛事经济等主题作报告。
据悉,作为本届大会的重要承办单位之一,华中师范大学共组织承办133场论文专题报告会场、17场案例专题报告会场、5场热点沙龙,以及3800多篇墙报交流。来自体育社会科学、体育产业、冰雪运动、反兴奋剂、学校体育、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康复、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与生物化学、运动营养、运动训练学、体育建筑、体育文化、体育史等多个领域的近6000名专家学者齐聚现场,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学术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