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邓杰 张莉
11月14日,武汉市蔡甸区大集中心小学举办“岗位建功,对标创优”专题研讨分享活动,七名老师分别分享了自己在各自岗位上的工作心得,引发全体教职工畅谈感悟与计划。

学校党支部叶繁华副书记首先阐述了“岗位建功,对标创优”的内涵与意义——“对标”即与教育家精神对标、与身边先进对标;“创优”即在本职岗位上追求卓越、争创一流业绩。

综合组卜云霓老师分别从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做课堂教学的“深耕者”、做民族复兴的“筑梦人”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心得。

一年级组曾灿老师通过对标时代要求、华银老师等优秀同行的先进理念及学生真实需求,反思了自身在价值引领、教学模式上的不足,并表示将着力于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教学,加强专业能力与信息化融合,并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以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每位学生成长。

二年级组李芳老师以张桂梅老师为镜,反思仁爱之心与教学定式。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李芳老师致力于“对标”与“创新”:从“教数学”转向“玩数学”,融合技术与实物操作;让评价更温暖,看见每个孩子的光芒。通过扎根实践与持续创新,让课堂成为每个孩子茁壮成长的森林。

三年级组张捷老师从《我就想做班主任》中感悟到,用智慧看见问题根源,用爱心接纳每个成长中的生命,让自己在修复学生的同时,也完成了自我修复与成长。

四年级组周瑞老师以《用爱破茧,静待花开》为题,分享了自己的教育家精神实践故事。

五年级组石梓莹老师,从“对标”和“创优”两个方面,在榜样的光芒中寻找方向,在具体的实践中寻求突破。
六年级组初岩华老师在过去八年的教学实践中,始终对标新课标与教育数字化趋势,积极推动课堂转型:从知识传授转向素养培育,从技术使用转向智慧创造,并主动承担备课组长职责,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未来,将持续深化教学评一致性研究,探索AI与教学融合,努力做一名新时代创新型教师。

在互动研讨环节,主持人引导老师们现场交流,老师们即兴发言,畅谈了各自的感悟与计划。

学校党支部书记郑明波校长肯定了分享活动的成效,并强调“岗位建功,对标创优”不是一次性活动,而应成为每位教师的常态化追求。他表示,学校正式启动全校范围的“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创优行动,号召全体教师将今日之所学所感,转化为明日之实际行动,在各自岗位上实现新突破,共同为学校发展集体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