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张裕
通讯员 周薇
近日,武汉市第十九届教师五项技能竞赛结果揭晓,来自武汉市第十五中学的英语教师巩慧捷荣获特等奖。从教五年的她,不仅在赛场上沉着应对、巧妙设计,在日常带班中也逐渐摸索出一套“刚柔并济”的育人方法。赛后,巩慧捷接受新闻采访,讲述她从“关注个别”到“营造整体”的育人理念之变。
现场抽题 即兴发挥
一节课设计五个教学亮点
巩慧捷参加的是市赛阶段的五项技能比拼,重点考查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与课堂呈现水平。她抽到的题目是高中英语《体育与健康》单元的阅读课,需全英文授课。虽是现场抽题、即兴发挥,她却巧妙融入武昌区“体育C位”的区域理念,整堂课设计出五个清晰的教学亮点。
她从“猜测游戏”导入,用关键词加肢体语言激发学生兴趣,现场评委频频点头;接着带领学生从郎平、乔丹的案例中挖掘“永不言弃”“团队协作”等体育精神;再通过体育视角,引导学生对比学习其中蕴含的中西方文化的异同;读后环节,她设计“我心中的传奇人物”分享活动,将视野拓展至科学、文学等多领域;最后,她回看武汉长江文化艺术节,将“城市精神”比喻为另一种传奇。
“那节课的节奏很紧凑,但不是赶,是层层推进。”巩慧捷说,“学生不仅在学英语,也在思考文化、理解精神,这才是完整的教育。”

从“睡觉大王”到“一日班长”
她用“三方协议”解决手机难题
作为班主任,巩慧捷她分享了一个典型案例:班上一位男生白天总在睡觉,但“只要醒着,思维就特别活跃”。
她先将他调到讲台旁,观察后判断是“晚上手机玩太晚”。于是她启动“家校联动”,把学生、家长请到学校,三方共同拟定《手机使用管理条例》,明确每天使用时长、晚上上交时间、周末特别安排等内容。签字执行后第二周,该生白天睡觉问题“解决了八成以上”。
此外,这名男生还爱在晚自习讲小话。巩慧捷没有直接批评,而是让他担任“一周临时班长”,体验管理班级的难处。“当他站在讲台上,看到台下同学不听指挥时,才真正理解纪律的意义。”她说。
她还为他安排一名学习习惯更好的朋友,组成“学习共同体”,互相带动。问题虽未完全根除,但学生态度与行为已有明显改善。

从“关注个别”到“营造整体”
教育理念实现质的跨越
回顾五年讲台生涯,巩慧捷的教育理念经历了深刻转变。
“刚刚带班时,我将工作重点放在个别问题学生身上,试图通过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来维护班级秩序。”她坦言,“然而,这种做法往往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班级问题。”
随着经验的丰富,她逐渐认识到,一个班级的学风对于整个班级的发展至关重要。于是,她将工作重点从抓问题学生转变为抓班级学风,通过制定明确的班级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等方式,促进全班学生的共同进步。
“这种转变不仅能让班级更加和谐稳定,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更能为所有学生的向上生长提供丰沃的土壤。”巩慧捷说,“当教育从‘救火’变成‘播种’,慌乱自然会让位于笃定。”


同一节课在两个班上
她能上出两种效果
比起班主任工作,巩慧捷更热爱教学本身。她认为教学不是重复劳动,而是“极具创造性的工作”。
她以近期“读后续写”专题课为例。在第一节课,她采用“先输入再输出”的方式,先讲单词句型再练习,结果学生参与度低,课堂沉闷。她迅速调整,在第二个班改为“边输出边输入”,从学生已背句子入手,边讲边拓展,课堂气氛明显活跃。
“同一节课,在不同班级完全可以不一样。”她说,“教学是动态的,教师要随时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策略,这就是教育工作最迷人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