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鸿娜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陈熹 通讯员史凡 任思谕 许可欣
“我在成长路上,曾得到过太多的帮助,现在我要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11月10日,湖北工业大学大二学生蒋鸿娜,刚刚结束为期一周的云支教服务。至此,蒋鸿娜累计志愿服务时长已达120小时。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帮别人撑一把伞”。
2023年,蒋鸿娜进入该校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就读。美好的大学生活开始不久,当年12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打乱了她的大学规划。
当时,蒋鸿娜刚上完体育课,突然眼前一黑,晕倒在地,休息后仍不见好转,还出现水肿、头晕症状。她紧急前往医院检查,结果显示为严重贫血。由于血型特殊,她辗转多家医院才输上血。期间,医院两次下达病危通知书。
困难时刻,学院不离不弃,校领导和辅导员第一时间来看望她,鼓励她不要怕,积极治疗,战胜病魔。
此后,蒋鸿娜又反复发作,住院前前后后花了数十万元。父亲在外务工,妹妹即将高考,母亲租房陪读,家庭不堪重负。蒋鸿娜满怀愧疚:“看到父母为钱发愁,我总觉得自己拖累了他们。”
学校伸出援手,为她申请了紧急困难补助、慈善助学基金、寒衣补助等。相关部门及学院负责人、辅导员轮流登门探望,电话问候,室友们主动给她分享课堂笔记,陪她一起复习。
“大家所做的一切让我感到,我并非孤身作战。”蒋鸿娜不再抱怨命运不公,积极配合治疗,身体稍有好转,便在病床上通过网络,自学落下的课程。
2024年10月,蒋鸿娜康复后,降级复学。每次上课,她总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讲,课后整理不懂的问题,集中请教老师。她还加入了学院刘清亭教授的课题组,参与质子交换膜相关项目研究,带学弟学妹参加全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这一学年,她平均绩点位列专业第二、综合素质测评全班第一,还获得校一等奖学金。
复学后,蒋鸿娜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她报名参加学校爱心助学社组织的云支教活动,每周末开展线上一对一教学。她帮扶的孩子英语基础薄弱、口音重,因遭同学嘲笑、成绩不佳,产生厌学情绪,第一次上课又哭又闹。蒋鸿娜专门为她制定了教学计划,从英文短片入手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她持续鼓励孩子,每教会一个单词就及时夸赞,分享英语学习经验。两个月后,孩子英语成绩提升20分,家长特意致电感谢。
除了云支教,周末蒋鸿娜还参与社区服务,去养老院陪老人们散步聊天,“能帮助他们,我感到很温暖、很满足。”
“她在困境中从不低头,始终怀揣感恩之心,用行动证明挫折是成长的垫脚石。”蒋鸿娜所在学院的党委副书记闫秋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