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大“狮山园艺节”开启,沉浸式体验科技、文化与学科交融的盛宴
2025-11-22 19:15: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邹浩

通讯员 琚伊琳 程玉华 克木

秋天是什么味道?丰收的喜悦、香道的芬芳、品茗的悠然、集市的喧嚣……11月22日,华中农业大学2025“狮山园艺节”正式开启,除了沉浸式感受浓浓秋意,科技+艺术的加持,为这项已连续举办三年的盛大校园活动,更增添了鲜活魅力。

步入柑橘展示区,仿佛进入了一个微缩的中国柑橘王国。由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和中国柑桔学会提供的来自全国柑橘主产区的近120种柑橘品种,次第排开。蜜桔、冰糖橙、枸橼、㰀檬、枳、金柑……从占全国总产量58%的宽皮柑橘类,到甜润多汁的橙类,从清冽微苦的柚到清新提神的柠檬,让参观者驻足。大家不仅直观对比不同品种在果形、色泽、香气上的细微差别,更能通过介绍深入了解其生长习性、风味特点与产业价值。指尖轻触,鼻尖轻嗅,口中微尝,一场关于柑橘奥秘的探索之旅,在色香味的多维体验中悄然开启,生动诠释着我国作为柑橘重要原产中心的资源丰饶与文化底蕴。

以“智能感知·精准作业”为核心,活动现场的柑橘采摘机器人、四足独立驱动作业平台、果园表型机器人等成为了全场焦点。

“看,它开始扫描了!”随着现场工作人员的指令,果园表型机器人缓缓移动起来,对模拟展区内的每一株植株进行360度的“体检”。屏幕上实时跳动着由它采集植株长势、果实现况、三维形态等数据,将看不见的植株生长状态,直观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展示其多维环境感知与数据采集能力。

一旁,身形灵巧的四足独立驱动作业平台也开始启动。在工作人员的遥控下,原地四轮转向,满载果实,轻松执行着巡检、植保、装载等模拟综合任务。

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柑橘采摘机器人,只见它牢牢锁定了“枝头”一枚成熟的“果实”,随即将机械臂灵活伸出,仿生夹爪抓取住果实,如同经验丰富的果农抓取剪切,一颗完整的柑橘便被无损采收。这一连串流畅的动作,瞬间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

活动现场,引人注目还有伫立在活动区的艺术装置。作为园艺生活美学的“柔美诗篇”,本届“狮山园艺节”精心构筑了两个截然不同却又精神相通的艺术世界。

园林北楼前,一个由HZAU字体抽象演化而成的“生命格栅”艺术造型尤为吸睛。格栅之内,柑橘、马铃薯、番茄、中药材等多样园艺作物,与学校自主培育的月季、百合、郁金香、孔雀草、菊花等特色花卉巧妙搭配,相映成趣。设计者依托植物本身的形态、质感与色彩,遵循美学设计原理,将精致的插花艺术融入其中,创造出一个个既充满自然生机又饱含科技意蕴的微缩景观,展现了生命空间与农业科技产品的融合。

狮子山广场上,花艺装置《后皇嘉树》成为大家拍照“打卡”的地标。创作团队以《楚辞》为灵感源泉,选用散尾葵、龟背竹构筑苍劲骨架,以明艳的向日葵、灵动的飞燕草等为主要元素,在一面巨大的屏风式架构上,复刻了屈原笔下那“后皇嘉树,橘徕服兮”的瑰丽想象。金与紫的主色调交织,叶与花的层叠错落勾勒,这不仅是一件花艺作品,更是一个可走入、可感知的梦境。

“狮山园艺节”的魅力,远不止于视觉观赏与科技展示,更在于文化的浸润与体验。

缕缕青烟伴随着檀香、桂花、艾草等天然香材的芬芳,引领参与者步入一个宁静致远的感官世界,感受中华香道文化韵味。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等中国六大茶氤氲生香,茶艺师优雅地展示传统冲泡技艺,参与者在品茗闻香间静悟中华茶道的深厚底蕴。楚药展区陈列标本、饮片、产品等则将本草智慧融入当代生活,展现中医药文化的蓬勃生机。一旁的番茄、马铃薯、生菜、辣椒、芥菜、萝卜等以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的蔬菜品种的展台,装点着多彩的日常生活,讲述着园艺学科从田地到餐桌的生动故事。

活动现场,还通过丰富的海报与展品等形式,呈现了园艺学科的前沿成果与创新应用。此外,集市区独具学科特色的体验活动和果蔬美味品鉴也让参与者尽情体验、乐在其中。

2025“狮山园艺节”由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柑橘学会、园艺体验中心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华中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活动期间,还举行了“未来菁英”科创秋令营,来自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5所双一流高校的37名本科生在学术探索、文化体验中深度了解华中农业大学园艺学科的魅力。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副院长张飞教授表示,此次“狮山园艺节”既是对学校园艺学科历史传承与特色风采的一次集中呈现,也是对学科最新科研成就的一次集中检阅,充分展示了科技创新在驱动园艺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价值与成功实践。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激发探索热情、树立专业理想,更通过高水平的成果展示与深度交流,有效推动了科研创新、产业认知协同共进,为园艺学科的未来发展和行业升级注入了持续动能。

“‘狮山园艺节’让我沉浸式体验了一场科技、文化与学科交融的盛宴,既在热闹氛围中感受了园艺的鲜活魅力,更深切体会到科技赋能农业、文化滋养生命的深厚内涵,作为强农兴农的新时代青年,自豪感油然而生。”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林学2402班戴雅洁说。

(通讯员 徐行 李亚珊 赖德义 梁翠莹 陈琳溪 供图)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