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盛会保电到生活场景 储能技术点亮新未来
2025-11-24 16:20:0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广州11月24日电(记者 胡拿云)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上,一场融合科技与绿色的点火仪式惊艳亮相。主火炬塔燃起的并非传统的真实火焰,而是由电光水雾系统所模拟的“科技之火”。记者了解到,支撑这一视觉盛宴稳定运行的,是一套全球首创的“高可靠市电+新型储能在线”电力系统。

国新办10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提到,全运会开幕式首次采用“高可靠市电+新型储能在线”主供方案,性能优异、运行稳定,不再使用大型柴油机微网主供,为大型赛事保供电开辟新路,是重大活动对新技术应用的场景。

11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主火炬被点燃。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以前办大赛主要依靠柴油发电机,现在换成‘高可靠市电+新型储能在线’,不仅实现零排放,响应速度还能达到毫秒级。”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十五运会开幕式表演保电专班副组长顾衍璋说。

广州供电局在广东奥体中心旁边建设的新型储能电站,为十五运会开幕式提供保供电方案。新华社发

广州供电局依托高可靠网架基础搭建的这套“城市电网+超级充电宝”多保险系统,采用国内先进储能技术,以“市电与储能主供”的保供电模式,开创国内外同类大型赛事保电先河。

为保证开幕式的供电安全,南方电网构建起了“三道防线”供电保障体系:以4条专属供电线路为“主心骨”,通过新型储能实现毫秒级“瞬间响应”,并配备UPS不间断电源作为应急备份——相当于给开幕式供电装了“三重保险”,确保实现用电全程零中断、零闪动。据顾衍璋介绍,这一模式已被纳入重大活动电力保障新方案,未来有望广泛应用于演唱会、大型会议等场景,成为“电力超级充电宝”。

顾衍璋和团队正在对储能设备开展特巡检查。新华社发

储能技术的价值远不止于盛会保电。在广州中新知识城一家半导体公司的洁净车间里,传送机械臂正以毫米级精度穿梭。中控室的大屏幕上,一条代表电压的绿色曲线始终平稳保持在标准值区间。车间内几乎听不到多余噪音,只有储能系统散热风扇的轻微嗡鸣声和机械臂的运转声。

“高端半导体制造对电能质量要求很高,电压哪怕仅下降5%,都可能导致整条芯片生产线停摆。”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电网在雷击、外力破坏等情形下,在一定范围内可能会造成电压的扰动,而“市电+储能”系统的引入,能够精准应对此类“电力晃悠”,保障生产不中断。

“就像给精密设备装了‘稳压器’,”该公司负责人说,这种模式正成为高端制造业不可或缺的“电能保镖”。除了实现该功能外,用户侧储能电站通过利用峰谷电价差,不仅能实现直接的电费节流,更能通过参与需求响应、降低容量电费等方式开拓多元收入,创造多重商业价值。

记者从广州供电局了解到,目前该局正在推进储能系统小型化、可移动化。未来,这些储能设备既能化身抢险救灾的“应急电源站”,也能为露营、市集等临时场景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

“技术创新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也许下次社区活动的灯光,就来自我们的‘移动储能盒’。”顾衍璋说。

从赛场到车间,从重大活动到日常生活,新场景悄然改变着电力保障的模样,也逐步让“可靠电能”人人可及、人人可享。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