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美珈宣
婉转的《青花瓷》旋律中,一袭袭缀满非遗元素的国风服饰惊艳亮相。在湖北孝感美珈职业学院运动会开幕式上,一场深度融合孝感雕花剪纸的国风走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春活力完美交融,生动诠释了学校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的匠心与初心。

非遗焕彩:云肩缀古韵,头饰藏匠心
走秀现场,改良国风服饰与孝感雕花剪纸的碰撞格外吸睛:两位女生身着旗袍,肩头的剪纸云肩成为视觉焦点,红纸剪刻的“蝶戏牡丹”纹样层次分明,与旗袍的温婉线条相得益彰,尽显东方雅致;穿马面裙的男生将小巧的剪纸云肩作为挂饰,随步伐轻摇,打破传统形制的束缚;新中式穿搭的男生则在衣襟处缀上“喜上眉梢”剪纸图案,喜鹊登梅的经典寓意与现代剪裁巧妙融合,灵动又不失帅气。

没有繁复的传统形制,却在简约的改良设计中藏着非遗巧思,当学子们手持非遗展牌稳步前行,《青花瓷》的旋律与剪纸纹样、国风服饰交织,让现场观众沉浸式感受非遗文化的现代魅力。
当学子们手持非遗展牌稳步前行时,《青花瓷》的旋律与剪纸纹样、古典服饰交织,仿佛穿越千年时光,让现场观众沉浸式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双导师协作:巧手制道具,匠心传文脉
这场走秀的精彩呈现,离不开老师们的分工协作与同心协力:
学校礼仪队指导老师徐诗尧全程牵头统筹,从走秀创意落地到队形编排,再到道具制作等方面亲力亲为。她带领礼仪队学子亲手剪裁、粘贴道具,每一件道具都凝聚着师生的创意与心血;
作为汉服社主要指导老师,郑颖慧老师提供了关键文化支撑:不仅详细讲解云肩的历史由来——从古代宫廷礼仪服饰的配饰,到民间祈福寓意的承载,让学子理解其“四方四合、吉祥如意”的文化内涵,还指导大家筛选适配的孝感雕花剪纸纹样,确保“蝶戏牡丹”云肩、“喜上眉梢”头饰等造型既符合传统美学,又凸显非遗特色。汉服社指导老师吴佩瑶和杨怡雯则全力助力道具保障,不仅为走秀提供了多款适配的国风配饰,还在道具组装、细节搭配等实践环节给予针对性指导,确保每一件道具都能完美呈现非遗韵味。
“特别荣幸能参加这次国风非遗主题活动,真心感谢各位指导老师的支持与鼓励!这次的展示活动,让我们深入了解了孝感市雕花剪纸背后的历史底蕴与传统精髓,真切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有的迷人韵味。未来,我们也会更主动地去发现、欣赏非遗之美,好好传承这份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学校礼仪队队长蒋无忧言语间满是成就感。
基地筑基:非遗进校园,匠心育新人
这场精彩的走秀,是美珈职院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的生动实践,更是“非遗四进校园”(进校园、进课程、进课堂、进社团)理念的鲜活落地。学校以基地建设为核心,将孝感雕花剪纸等本土非遗资源纳入通识课程体系,通过郑颖慧老师的传统文化课题引领,让学子在课堂上深耕文化内涵;依托汉服社、礼仪队等社团载体,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开展实践创作,让非遗传承有平台、有路径;更通过“双师协作+学生实践”的模式,让非遗从书本走进生活、走上舞台。


“我们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就是要搭建这样的实践平台,让学子在动手实践中触摸非遗、传承文脉。”学工处负责人余俊杰余处长表示,学校将持续深耕传统文化教育,让孝感雕花剪纸等非遗项目在校园里活起来、传下去。

当《青花瓷》的旋律落下,学子们手持剪纸团扇与非遗展牌集体亮相,云肩轻扬、头饰闪耀,孝感雕花剪纸的灵秀与汉服的典雅在赛场上定格成最美的风景。这场走秀,不仅为运动会拉开了精彩序幕,更让青春力量与非遗魅力碰撞出耀眼火花,彰显了美珈职院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