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高东起 韩婷
历经140天的保护性改造,吉林长春新民大街于7月5日正式焕新亮相。这条北起解放大路、南至新民广场、全长1445米的历史老街,始建于1933年,承载着“长春近代建筑博物馆”的美誉。本次改造严格遵循“保护第一、文化引领、开放共享、以人为本”原则,在不扰动文物本体的前提下,系统性修缮与更新,让老街焕发新生机。
140天的改造,让老街焕发活力
新民大街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33年。此后历经更名,直至新中国成立才定名为“新民大街”并沿用至今。这条被誉为“长春近代建筑博物馆”的大街,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愈发凸显。
改造前的新民大街,面临着诸多问题。2025年2月,长春市正式启动新民大街保护提升工程,秉持节约、高效和“保护第一、文化引领、开放共享、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不对文物本体产生任何扰动的前提下,对其进行系统性修缮与改造。
据长春城投集团项目负责人陈海峰介绍,这场历时140天的改造,始终围绕“修缮一条街,焕新一片区,提升一座城”的目标。
商业焕新:融合烟火与时尚
街区引入29家特色店铺(首批20家开业),业态注重“文化为魂、活力为翼”。城市记忆漫游带,言几又书店设“长春城市记忆书架”。青年文化社群中心,成为年轻人的“社交第三极”,聚集咖啡馆、潮牌店、手作工作室及“大学生创业市集”。艺术时空引力场,吉林电视塔顶层的宋洋美术馆引入先锋艺术;塔下“白咖夜酒”小店融合艺术与休闲。
科技赋能,让历史“触手可及”
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运用全息投影等技术,让历史人物“讲述”故事。街区构建“没有围墙的课堂”:数字化导视系统支持AR交互、360度实景漫游;未来双层观光巴士提供智能讲解。长春市文广旅局推出10条主题旅游线路。
一轴连两翼,重塑文旅版图
新民大街的焕新,串联起长春核心文旅资源:东翼,步行3分钟可达烟火气十足的桂林路商圈(咖啡酒吧街)。西翼,450米外是红旗街商圈,拥有长影旧址博物馆、“这有山”特色商业及标志性的54路有轨电车。
市民可轻松体验“新民大街看历史-桂林路品小吃-红旗街购潮品-坐电车赏夜景”的丰富行程。朝阳区配备80余位服务人员保障游客体验。
活力开街,见证城市焕新
7月5日至6日开街活动精彩纷呈,包括特色巡游、爵士乐演出、“长春记忆”主题市集、21处沉浸式场景以及集章打卡等118场活动。
一条街,一座城的保护之路
新民大街的蝶变是长春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的典范,它连接着城市的辉煌历史。
汽车摇篮:东风大街一汽厂区及建设中的中国一汽博物馆,见证新中国汽车工业起步。
电影摇篮:长影旧址记录着新中国电影的荣光。
航空摇篮:长春正以航空航天博览城建设为突破口,打造“航空城”IP。
长春以新民大街改造为缩影,以“保护为基、创新为魂”的理念,编织贯通历史与未来的文化纽带(一汽工业、航空博览、长影光影),让工业遗产诉说时代,让历史建筑焕发活力。这不仅是一条街的更新,更是一座城的文旅焕新,为全国历史文化保护提供了“可触摸的历史、可感知的当下、可期待的未来”的鲜活样本。
图片来源:凤凰网吉林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