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2025暑期文旅消费季圆满收官,探索龙都“出圈”背后的文旅产业突围战
2025-09-18 10:24: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邬晓芳

当“中华第一龙”的遒劲身姿在戚城公园中与游客对视,当XR技术将《唐宫夜宴》的盛唐气象化作可穿越的沉浸式体验,当龙湖畔的晚风裹挟着水上闯关的欢笑声……2025年夏天,河南濮阳以一场“炎夏逐光·八景燃情”文旅消费季,在中原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的深度对话。

这场持续两个月的文旅盛宴,不仅让“中华龙源地·世界杂技城”的城市名片愈发鲜亮,更是为三四线城市文旅产业突围提供了濮阳样本。

供需革命:多元场景激活消费新引擎

濮阳的2025暑期文旅市场,用一组数据勾勒出爆发式增长:7-8月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8.84%,旅游收入增长12.15%,外地游客占比提升4.3%,其中山东、湖北、河北、广东、北京等省外客源地的突破尤为亮眼。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文化赋能+全域联动”战略下,对供需关系的深刻重构。

濮阳市博物馆《唐宫夜宴》XR虚拟电影的爆红,揭示了传统文化的现代破圈路径。通过多人XR大空间交互技术,观众可化身“剧中人”,在虚拟与现实交织的盛唐宫殿中漫步。该项目自首演开始人气就居高不下,成为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标杆案例。

而龙湖蝴蝶岛的水上闯关、东北庄野生动物园的自驾投喂、濮阳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的“马戏团啤酒节”等278场活动,则通过“亲水经济”“夜经济”“宠物经济”等细分场景,精准捕捉家庭游、年轻客群的需求痛点。

文商体旅融合,激活“浪漫经济”与“赛事经济”。七夕期间,龙湖蝴蝶岛的“同心趣味挑战赛”与板桥古镇的“爱心烟花瀑布”水上光影秀形成联动,将传统节日转化为全城狂欢;近500场体育赛事如沙滩排球、青少年皮划艇夏令营等,则通过“赛事+景区”模式,将体育流量转化为旅游消费。这种“日间观光+夜间娱乐+赛事引流”的组合拳,让濮阳的文旅消费从单一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跃迁。

文化突围:多维演绎铸就文旅新名片

当龙都剧院因豫剧《包青天》演出座无虚席,观众搬来马扎、坐在台阶上观演时,这场“周周有戏”活动已超越文化惠民的范畴,成为传统文化现代转译的生动实践。濮阳的暑期文旅市场,正以“内容为王”的逻辑,将文化“家底”转化为文旅“名片”。

演艺市场从剧场到街头的全民狂欢。《水秀·龙珠》28场演出吸引4万人次,痛仰乐队演唱会1200张门票2分钟售罄,曹云金相声专场场场爆满——高热度演艺项目的背后,是濮阳对“跟着演出去旅行”消费趋势的精准把握。而蝴蝶岛、西湖广场的流行音乐会、七夕情歌对唱等10场街头展演,则通过“艺术点亮城市”,将文化消费融入市民日常,实现“主客共享”。

传统戏剧市场化运作与年轻化表达。龙都剧院推出《穆桂英下山》《包青天》等经典剧目,同时通过戏曲知识讲座、新编现代豫剧《柿树·柿子》等创新形式,吸引年轻观众,让传统戏剧在暑期档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青少年市场研学与赛事的双向赋能。濮阳市图书馆的VR图书体验、市博物馆的青铜器主题课、市文化馆的公益培训,构建起覆盖历史、科技、艺术的研学体系;而射箭、足球、霹雳舞等青少年赛事的举办,则让文旅空间成为体育精神的展示场。数据显示,暑期青少年活动参与人次超10万,成为文旅消费的新增长极。

服务升级:细节优化提升游客新体验

文旅产业的竞争,最终是服务力的竞争。濮阳的暑期实践表明,通过“宣传精准化、服务人性化、安全精细化”的三维升级,可将环境优势转化为文旅胜势。

宣传矩阵从“信息轰炸”到“精准触达”。 依托文旅新媒体矩阵,濮阳发布259条活动信息,全网阅读量超1000万次,将文化IP与现代消费场景结合,塑造“年轻、活力、时尚”的城市形象。

服务创新从“基础保障”到“体验升级”。市博物馆的AI智慧馆员“濮小慧”、戚城公园对中高考生和教师的免费开放、仓颉陵的五条主题旅游线路,均体现了“游客中心化”的服务理念。而市图书馆仓颉书苑延时开放至22:00、市博物馆取消线上预约等举措,则通过“细节优化”提升游客满意度。

未来展望:持续深耕迈向文旅新高峰

当夏日的喧嚣渐行渐远,濮阳的文旅实践却留下深刻启示:在文旅融合的大潮中,三四线城市完全可以通过“文化深挖、科技赋能、场景创新、服务升级”的组合拳,走出一条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之路。而这场始于龙都的产业突围战,或许正预示着中国文旅市场的新格局。

濮阳市文广体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化“文旅+百业”,持续打造“精品景区、精品线路、精品活动”,推动文旅产业向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升级。这一目标背后,是濮阳对文旅产业长期价值的深刻认知:通过科技赋能提升文化表现力,通过场景创新拓展消费边界,通过服务升级增强城市吸引力,最终实现从“季节性爆款”到“全年常红”的跨越。(图片来源:濮阳市文广体旅局)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