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原生民歌节7月3日在呼和浩特启幕
2025-06-27 15:25:00 来源:央广网

侗族大歌《侗家歌唱新时代》的悠扬和声,晋陕蒙漫瀚调《天下黄河》的豪迈激昂,儋州调声《千江水漾千月影》的灵动婉转,蒙古族长调《牧歌》的悠远辽阔……这些镌刻着民族文化基因的经典原生民歌,即将在敕勒川草原上奏响华美乐章。

第四届中国原生民歌节宣传海报(央广网记者邵玉琴摄)

苍穹之下,天地为歌。2025年7月3日—6日,备受瞩目的中国原生民歌节将于呼和浩特敕勒川草原盛大开启。开幕式当日,来自天南海北的非遗民歌、器乐表演将齐聚一堂,上演一场原汁原味的民族音乐盛宴。活动期间,特色文化大集也将同步亮相,在这里,游客既能沉浸式感受草原生活文化的独特魅力,又能近距离欣赏琳琅满目的非遗产品。此外,参演队伍还将奔赴呼和浩特、乌兰察布、鄂尔多斯三地,开展6场集中展演与8场走基层巡演活动,让原生民歌走进大众生活。

据悉,本届中国原生民歌节共征集节目63个,特别邀请《侗族大歌》以及国家级非遗项目内蒙古爬山调《割莜麦》参与集中展演与走基层活动,实际演出节目达65个。

原生态民歌作为各族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孕育出的艺术瑰宝,凭借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被列入“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最鲜明的特质在于未经专业改编,完整留存了各民族音乐的原始风貌,生动映照出民众农耕、游牧、船运等生产生活图景。从内蒙古长调的苍凉悠远,到陕北信天游的高亢奔放;从甘青宁“花儿”的婉转深情,到新疆十二木卡姆的华丽多姿,皆是其中典型代表。在艺术表现上,歌词常运用比喻、起兴等传统诗歌手法,演唱形式更是丰富多样——苗族多声部民歌即兴对唱,仡佬族薅草锣鼓伴劳动号子,尽显民间智慧与地域特色。

作为全国性重要节庆活动,中国原生民歌节每两年举办一届。活动通过开幕式、闭幕式、集中展演、走基层巡演(涵盖乡村、社区、景区、公共文化场馆等)以及专题研讨会等多元形式,全方位展示我国各地区、各民族传统音乐项目及其保护传承成果,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搭建重要平台。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