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级墓葬为何反映出北魏末期礼崩乐坏? 墓志揭秘史书中没有记录的名将孙定仁
2025-09-04 22:49:00 来源:西安新闻网

“孙定仁生前任豳州刺史,死后赠秦州刺史,而他的墓葬规格属北魏中后期高等级墓葬中的最高等级,一般只有更高官职的人才能使用,这身份与墓葬规格不符,说明北魏末期礼崩乐坏了。推测应与北魏末年王室衰微、等级礼制衰败的社会现状有关。”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王红英表示。

该出土墓志明确墓主系北魏豳州刺史孙定仁。墓志青石质,无盖,平面近方形,阴刻楷书,共23行,满行19字,共413字,字迹较清晰。

墓主孙定仁葬于太昌元年(532年)十二月十三日,终年四十一岁。历史上对他没有记载,根据墓志,河北起义与关陇起义之时,孙定仁年龄在三十三至四十岁之间,正值壮年,且其征战所及之处是北魏军队与义军交锋之所。因此,可推测墓主应该先于邺城、邯郸一带参与了镇压河北起义的军事行动,而后西至甘陇,参与镇压关陇起义军,并收复豳州。在这两次北魏末期的战争中,墓主孙定仁立下军功并得到了加官晋爵的机会。孙定仁因参与镇压河北起义与关陇起义,且时任豳州刺史,属地近雍州、秦州。

孙定仁墓志

王红英介绍,孙定仁出身官宦,以门第入仕,祖、父皆历任于王朝中枢与地方重镇,也都没有历史记载。于太昌元年(532年)十二月葬咸阳北原,此地是两汉北朝至隋唐时期高等级墓葬的聚集之所。结合这一时期内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推测孙定仁的死亡与太昌元年(532年)尔朱天光率兵自关中东出洛阳、侯莫陈悦和贺拔岳袭取长安等密切相关。

此外,夸赞他“蕃屏周豳”,就是说他像屏障一样护卫着周朝的根基——豳地。墓主除豳州刺史治赵兴郡城(今甘肃宁县),就是说孙定仁在做豳州刺史的时候,治所是赵兴郡城,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宁县在北魏时期叫赵兴郡城,属豳州管辖。

墓志说孙定仁“薨于北地之东军”,北地当指雍州北地郡,今陕西富平一带。推测墓主孙定仁很可能参与了袭取长安的行动,并在交战中“一朝辍辔,殒身中野”,这句话形容一个正在奋力前行、肩负重任的英雄突然遭遇不测,壮志未酬,不幸死在了他奋斗的道路上。从他薨逝之处可知,北地郡应属交战地点之一。

志文还透露出北魏末期复杂的政治局面,以及墓主对此的隐晦态度,志文“长蛇未枭,王室斯棘”,“封豕握朝,艰危如缀”就是在说这件事。长蛇,喻贪残凶暴者,此二句均是王室动荡、权臣当道的写照。结合史实可知,武泰元年(528年)四月,北魏朝廷发动政变故此处长蛇、封豕可能指北魏末年先后窃据王室大权的尔朱家族和高欢等人。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张潇 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