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叶莉 刘聪 李亚茹 张迪
9月6日,武汉图书馆报告厅内庄重而热烈,“名家论坛・典籍里的思政课”邀请湖北省党史宣讲团特约宣讲员、武汉市党史宣讲团副团长宋健,开展《英雄史诗 光耀千秋——武汉抗战中的中国共产党》专题讲座。百余位市民、党史研究者及高校师生齐聚一堂,共同回顾武汉抗战烽火岁月,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关头的使命与担当。

厘清历史脉络:辨析“抗战”“会战”与“保卫战”
以史料典籍为基础,宋健首先清晰梳理了“武汉抗战”“武汉会战”与“武汉保卫战”三大概念的历史内涵与关联:武汉抗战(1937年7月—1945年8月)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会战(1938年6月—10月)大量消耗日军兵力和财力物力,粉碎了其“速战速决”的妄想;而武汉保卫战(1937年12月—1938年10月)让武汉成为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的重要焦点。武汉保卫战结束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五个历史维度:系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在武汉抗战中的核心作用
讲座以“旗帜引领、抗日先锋、救亡模范、奠基持久、正义召唤”为主线,系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在武汉抗战中的核心作用——
旗帜引领:促成《抗战建国纲领》出台和首届国民参政会召开;毛泽东提出“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战”三大主张,《论持久战》为全国抗战指明方向。
抗日先锋:新四军军部在汉成立,3个月整编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至武汉沦陷时取得134次战斗胜利;八路军在华北战场取得平型关大捷、神头岭伏击战等胜利,形成正面与敌后战场相互策应的作战格局。
救亡模范:通过第三厅等机构和各种救亡团体掀起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活动,组织“七七献金运动”“保卫大武汉”歌咏游行等,创办《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武汉当时涌现出各种抗日救亡报刊近200种,极大激发了全民抗战热情。
奠基持久:通过七里坪、汤池等训练班系统培养军事、政治骨干,为持久抗战奠定人才基础。
正义召唤:成立党内首个国际宣传机构,加强对海外侨胞及国际友人的宣传联络和统战工作,广泛争取国际社会支持。
从历史到现实:抗战精神的当代回响

讲座结束后,多位听众结合刚刚落幕的“九三阅兵”盛况,分享了他们的听课感悟。一位在场学生表示:“阅兵式上现代化人民军队的英姿,与讲座中‘小米加步枪’的艰苦岁月形成鲜明对比,让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我们党领导人民从艰难困苦走向国富民强的伟大历程何其不易。” 多位听众也感慨道,抗战精神不仅是厚重的历史记忆,更是激励当下不断奋进的力量源泉。
活动现场还向观众推荐了《中国共产党武汉历史(1919—1949)》,作为深入学习武汉地方党史的权威典籍。武汉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持续深挖地方党史典籍资源,陆续推出系列活动,为武汉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
本次活动由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武汉图书馆承办。
(本文图片由名家论坛提供,摄影:刘一儒 郭冠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