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深度解读长江文明:从历史长河到现代价值
2025-09-12 22:12: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丁晨

江河万里,泽被千秋;文明如潮,弦歌浩荡。9月12日晚,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闪耀江城武汉。在特别设置的《名家话长江》访谈环节中,中宣部文艺局原局长刘汉俊、《人民文学》副主编邓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小说委员会副主任刘醒龙三位知名学者齐聚演播室,共话长江文明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文化解读。

博大精深,文明根脉生生不息

中宣部文艺局原局长刘汉俊用“博大精深”四个字概括长江的文化特质。他指出,长江文明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跨越数千年的连续性、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多元一体的统一性、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以及和谐共生的和平性。“从良渚文明到三峡工程,从稻作文化到现代生态农业,长江流域始终是中华文明创新发展的重要源泉。”刘汉俊强调,深入挖掘长江文明的时代价值,对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文脉涌动,打造长江文化高地

《人民文学》副主编邓凯以“万古江河”表达长江的独特魅力。“长江不仅是一条自然之河,更是一条人文之河。”邓凯表示,从屈原的《离骚》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再到现当代作家笔下的大江风貌,长江始终是中国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他特别指出,近年来湖北致力打造长江文化高地,推出了一批展现新时代长江文化的精品力作,为文学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艺汇长江,助推湖北走向世界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小说委员会副主任刘醒龙则用“热爱”来表达对长江的深厚感情,长江的精神在他的血液中流淌,他用写作来回报长江的滋养。作为2024长江文化艺术季和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活动的嘉宾,刘醒龙认为,长江文化艺术季不仅是文化盛宴,更是人民的节日,对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长江文化艺术季让世界重新认识武汉、认识湖北。”他说。

谈及本次开幕式的艺术呈现,三位学者一致认为,活动成功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学者们指出,长江文化艺术的当代实践,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文化创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长江文化正以其独特的包容性和创新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