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舜:江潮奔涌处,文脉自新生
2025-09-19 07:24:00 来源:极目新闻


九月的武汉,长江水漫过鹦鹉洲大桥的桥墩,裹挟着桂香与汽笛,江面碧波浩渺,船上文艺正浓,烟火乍破秋风,歌舞声色月夜。

一场盛大的文化约会,一首宏伟的艺术长歌,2025武汉长江文化艺术季,正在300公里江岸线上铺展一幅流动的文化长卷。这场持续40天的文化盛宴,是长江文化的“嘉年华”。当千年文脉撞上数字浪潮,当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烟火,当地域文明对话世界舞台,长江正在用最鲜活的方式,诠释着“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深刻内涵。

2025长江文化季艺术开幕式烟花秀(新闻记者李辉摄)

近年来,湖北省将数字技术深度融入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依托长江文明馆、湖北省博物馆等平台,通过数字赋能,让“沉睡”的文化“活”在当下。

这是数字技术与文化灵魂的碰撞,亦是民族文化自信的进一步凸显,通过VR复原曾侯乙编钟演奏场景、AR还原楚墓文物原貌,让文物“触手可及”。黄鹤楼景区创新推出“数字诗屏”,联动李白、崔颢等文人墨客的诗词作品,以光影艺术展现诗词中的长江画卷,实现古今对话。博观约取,革故鼎新,数字+文化让年轻的我们用更加新潮趣味的方式领略荆楚文化之美,怀揣历史,展望新生,让文化遗产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文化艺术节让荆楚文化活了起来。在这里,文化不是“展品”,而是“生活”。湖北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将文化惠民融入艺术季全流程。

在社区搭建“百姓大舞台”,组织群众自编自导戏曲、舞蹈等节目,激发群众文化创造力;开展“非遗进万家”活动,邀请手工艺人在街头巷尾展示汉绣、陶艺等技艺,让市民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温度,领略脚下土地的厚重。武汉江滩设立的“长江书房”,不仅提供免费阅读空间,还定期举办读书会、诗歌朗诵会,让文化浸润日常生活。“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湖北省通过文化惠民工程,让艺术季真正成为全民共享的精神盛宴。

立足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定位,湖北省以艺术季为纽带深化国际文化交流,以文明互鉴的方式,让一条江,连起世界的心跳。

湖北联合上海、重庆等长江流域城市举办“长江文化论坛”,探讨流域文明共生共荣路径;组织湖北民乐团赴“一带一路”国家巡演,以编钟乐舞演绎《高山流水》,讲述长江故事与中国智慧,让荆楚文化之花绽放于世界文明之坛。艺术季期间,武汉美术馆将推出“长江流域美术作品联展”,汇聚沿岸省市艺术家作品,展现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魅力。贯通古今,荆楚文化涵养沉淀;面向世界,长江之水澎湃激昂,这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践行,在文化差异中寻找共鸣,推动长江文化成为文明交流的桥梁。

江潮奔涌,不舍昼夜;文脉绵长,生生不息。

当2025湖北长江文化艺术季的蓝图徐徐展开,那些在数字展厅里眼神清亮的孩童、在非遗工坊里专心学艺的青年、在国际舞台上传播文化的使者,都将成为文化传承的“种子”。他们终将明白,新时代的荆楚文化正以数字之技创新,以人民群众为本,以国际之势迈进。他们也终将知晓,长江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母亲河”,更是中华文明的文脉风骨,而我们,都是这条长河里最鲜活的“浪花”。

(作者单位: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街道办事处)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