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林岩教授在“名家论坛”解密中年苏轼的赤壁顿悟
2025-09-21 17:16: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徐颖

通讯员 李亚茹 张祖悦 刘一儒

9月20日下午,武汉图书馆二楼报告厅座无虚席,三百余位文学爱好者齐聚一堂。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林岩教授做客 “名家论坛”,以《赤壁之游:中年苏轼的困惑与顿悟》为题,带领现场观众走进苏轼谪居黄州的岁月,解读这位文学巨匠从困顿到超脱的精神蜕变,为现代观众带来一场跨越千年的心灵对话。

本次讲座中,林岩教授以自身实地探访苏轼遗迹的经历为引,开篇便拉近了观众与历史人物的距离。他提到,去年曾专程前往黄州,在当地人员陪同下探查苏轼当年生活轨迹,即便部分遗迹已不复存在,但实地考察让他对苏轼黄州岁月的理解更加真切,也让现场观众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期待。

困境:中年苏轼的黄州 “双重枷锁”

讲座核心围绕苏轼 44 岁至 48 岁的黄州谪居生涯展开。林岩教授首先梳理了苏轼的人生困境:因 “乌台诗案” 获罪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且 “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处于头衔虚悬、行动受限的状态。初到黄州时,他无固定居所,先寄居寺院,后搬至官方驿站林皋亭,直至元丰四年才在东坡购地建房,有了 “东坡居士” 的身份起点。

在物质层面,林岩教授通过苏轼的诗文与书信,还原了其窘迫的生活现状:一家老小的生计全靠苏轼精打细算,他曾实行 “每日限用百五十钱”的节俭计划,甚至在书信中自嘲 “人生如磨盘上之蚁”,道出中年人身负家庭责任却遭遇人生挫折的无奈。精神层面,苏轼的孤独与惶恐也被细致解读,林岩教授特意分析了《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的词句,指出这不仅是孤鸿的写照,更是苏轼当时心境的真实投射。

顿悟:从躬耕东坡到赤壁“三重蜕变”

苏轼的 “顿悟”过程,成为整场讲座的高潮。林岩教授重点剖析了苏轼在黄州期间的三大精神转折:其一,躬耕东坡的实践让他从文人转向农桑,在劳作中寻得内心平静,还自嘲效仿陶渊明,完成身份认知的转变;其二,元丰五年三月七日的一场雨,催生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词句,标志着他对挫折的态度从被动承受转为主动超脱;其三,《赤壁赋》中 “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哲思,更是苏轼完成精神超越的核心,他跳出个人荣辱,在宇宙时空的维度中找到了生命的永恒价值。

回响:跨越千年的“心灵滋养”

讲座尾声,林岩教授强调,苏轼的黄州岁月不仅是个人的精神涅槃,更为现代人提供了心灵滋养 —— 面对中年困境与生活挫折时,不妨学习苏轼的豁达与通透,在变化中寻找不变的精神内核。现场观众纷纷表示,这场讲座不仅解读了诗文,更读懂了苏轼的人生智慧,让人受益匪浅。

据悉,本次讲座由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武汉图书馆承办。后续武汉“名家论坛” 还将持续邀请各界专家学者,为市民带来更多优质文化活动。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