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才”喻恩泰打赢2起网暴侵权案:遭恶意剪辑“对女星咸猪手”,被诽谤“流氓头子”等,律师:还将继续追责
2025-09-23 13:34:00 来源:钱江晚报

“吕秀才”的两起侵权官司都打赢了。

近日,演员喻恩泰的两起名誉权案件宣判:杭州互联网法院判决,中济网文化传播(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济网公司)构成侵权,要求其删文、道歉并赔偿维权费用;河南省清丰县人民法院就喻恩泰诉刘某宁案出具调解书,裁定刘某宁支付赔偿款并在相关平台致歉。

十一年前一次看似寻常的电影宣传的片断,被自媒体和网友恶意剪辑和夸张演绎后,成了喻恩泰被网暴攻击的源头,关于其人品的质疑瞬间就铺天盖地。全网道德审判之下,即便是明星也不堪其扰压力重重。

图源@喻恩泰社交平台

最近几年,遭遇网暴侵权的明星不再沉默,越来越多的人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权。

多位法律界人士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明星维权非常有必要,无论是维护自身形象,还是在营造良好的艺术创作氛围和法治环境上,都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

日前,潮新闻记者独家采访了喻恩泰的代理律师,还原了这起持续数年的明星侵权维权事件始末。

两起名誉侵权案已一审宣判

时间拉回2014年,电影《李可乐寻人记》首映礼上,为配合剧情展示,喻恩泰与两位女星在主持人及剧组安排下,完成贴脸、牵手等互动。

2020年,网络上突然涌现出了喻恩泰“亲吻女星手背”“咸猪手”的指责,与此同时,经过恶意剪辑拼接的短视频也开始在全网范围内传播。因为事涉明星“私德”,话题劲爆,一下子就占据了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的流量之颠。

于11年前上映的《李可乐寻人记》电影海报。正是这部电影,让“秀才”喻恩泰陷入到了网暴的漩涡。

当年7月,《李可乐寻人记》电影导演周伟就发微博辟谣澄清,强调“喻恩泰配合宣传,与人商量,人品无问题”,还提出工作人员可作证。然而,谣言仍未平息,反而越演越烈。

直至4年后,喻恩泰不堪其扰,委托律师正式启动名誉侵权官司,一场持续近一年的诉讼拉锯战,也由此展开。

2025年3月20日,原告喻恩泰与被告中济网公司网络侵权责任纠纷(名誉权纠纷)一案公开开庭审理。

杭州互联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中济网公司发布的相关文章内容缺乏事实依据,文中使用“流氓头子”“道貌岸然”“无耻下流”等具有侮辱、诽谤性质的词汇描述喻恩泰,对其名誉权造成侵害。

法院强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公民的名誉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此外,被告作为网络内容发布平台,在发布文章时未尽到合理审查义务,致使侵权内容广泛传播,应当承担相应侵权责任。

4个月后,喻恩泰就名誉权纠纷起诉另一名被告刘某宁,河南省清丰县人民法院于2025年7月21日对该案立案,并公开进行了审理。

审理过程中,经法院主持调解,双方自愿达成协议,法院据此出具民事调解书,确认刘晓宁需向喻恩泰支付赔偿款,并在相关平台发布道歉声明。

至此,喻恩泰针对平台与个人的两起名誉权维权案告一段落。

代理律师:还将继续追责

在喻恩泰名誉权维权相关案件中,代理律师团队指出,公众人物维权面临多重阻碍。一方面,平台审核存在较大漏洞;另外,无论是普通人还是明星,被侵权后的取证难题尤为突出。

从平台审核来看,喻恩泰代理律师张魏提到,主流网络平台对高流量侵权内容存在“视而不见”的默认。曾有针对喻恩泰的网暴文章,曝光量超1700万次、阅读量达106万次,却长期未被审核删除,直至律师投诉才得到处理。同时,平台审核“被动低效”,同一侵权内容多次发布时,仅删除投诉链接,不主动批量处理相似内容,“一文章、一投诉、一处理”的模式导致侵权内容“删了又发”,无法根本遏制谣言传播。

对此,一家互联网平台的审核人员匿名接受采访时解释:“全平台搜索审核需大量人力物力,还容易误判正常内容,所以更倾向被动处理投诉。”正是这种逻辑,给了网络谣言可乘之机。

取证与流程层面同样困难重重。

张魏透露,网暴者分散在多个平台且大多使用匿名账号,律师团队需“翻遍全网”截图录屏固定证据,单篇侵权文章还需公证发布时间、内容、阅读量等信息,部分营销号“删后重发”更让取证只能反复进行。依法律规定起诉需被告真实身份信息,但账号实名信息掌握在平台手中,律师需要先起诉平台要求对方提供,该过程通常需要1-2个月,涉及多平台多博主时流程更长,拖慢了维权的进度。

截至2025年8月,喻恩泰律师团队已通过这样的“人海战术”针对十余个侵权主体提起了诉讼,其中部分已收到判决书和道歉信。

相关律师称,将继续取证追责,坚决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对喻恩泰和他的律师团队来说,维权之路才刚刚开始。

潮新闻记者 俞叶波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