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华阳志,千年巴蜀史:成都崇州“华阳国志馆”即将开馆
2025-09-25 22:49:00 来源:红星新闻

在尤胜春朝的成都崇州秋日,红星新闻记者于9月25日实地探访了即将开馆的街子古镇新文化地标——华阳国志馆。

来到馆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集王羲之的字而成的“华阳国志馆”匾额,两侧的一副楹联——“如鉴如衡千秋笔,求真求是百代师”,为崇州当代地方志专家张伯龄所撰,生动地刻画出了《华阳国志》的作者、被誉为“方志鼻祖”的东晋江原县(今崇州)人常璩的史学胸怀和作品价值。

馆内陈列从“禹贡梁州艺术沙盘”起步,清晰地勾勒出“华阳”的地理渊源——华山之南、汉水之北的梁州故地,正是常璩笔下的记述范围。

该馆第一单元“地称天府”,以展板陈设、多媒体技术、艺术装置等多种手段,回溯了成都平原自宝墩文化至繁华秦汉的文明演进道路,瞬间将记者带入了成都平原灿烂的古蜀文明现场。

第二单元则聚焦于“史学巨擘”常璩(约生于公元291年,去世于公元361年)的家族、生平与修书之始末。其中“江左修书”情景设计,生动再现了常璩编纂《华阳国志》的历史场景,令人动容。

待到第三单元“垂范千古”,场馆突出展示了《华阳国志》的丰饶内容、体例创新与思想价值。全书12卷11万字,合地理志、编年史、人物传于一身。可贵的是,常璩第一次在史书上为普通妇女立传。

“其开我国地方史志创造之局,有如《史记》之于我国史籍。”川大学历史系教授任乃强如此盛赞《华阳国志》的历史意义。

图据今日崇州

一部华阳志,千年巴蜀史。欲了解巴蜀历史,“不读《华阳国志》,就等于盲人摸象。”西南交通大学特聘教授汪启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设华阳国志馆这样的地方文献史料馆,对我们了解整个巴蜀文化的起源、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百姓习俗,甚至方言历史,都是非常有益的。它是巴蜀文化传承的一个综合体,更有望成为崇州市的一个旅游名片、文化名片,了解巴蜀文化、天府文化的一个窗口。”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