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房子拆迁后,父亲便租房子住。
房东姓张,今年88岁,瘦高个,背有点佝偻,细长的眼睛,总眯缝着。老张的老伴李奶奶,今年86岁,个不高,偏瘦,声音洪亮,一脸和气。
房子是老张自己盖的民房。前后两座楼房,中间搭了三间偏厦。老张住后面的楼房,父亲住三间偏厦,两家共用一个院子,门都随时开着,进进出出,互相看得见。
两家的儿女都孝顺,经常拎着大包小包的礼物来看望老人们。儿女们带的礼物,或者家里有了点好东西,老人们一定要互相分享。有时甚至宁肯自己不吃,也要送给对方。
我就多次看见父亲把我带的礼物,一个不留地送给老张。老张夫妇不住地摆手,连连推辞“不要,不要”。父亲坚持送给他们,嘴里说着“拿着,拿着”。互相拉扯一阵后,礼物还是落在了老张家门口的桌子上。而父亲的餐桌和冰箱里,塞满了老张夫妇送过来的梨、糖和蛋糕,厨房里还放着老张拿过来的几个土豆。
有时,父亲会从冰箱里拿出一把糖让我吃。我不喜欢吃糖,便摇头拒绝。父亲只好又把糖放回冰箱里,说道:“老张姑娘开了个商店,知道老张喜欢吃糖,给他拿了不少,老张又给我拿了一些。我不喜欢吃甜东西。”说完,轻轻叹息一声,似在惆怅,却又在微笑。那种甜蜜的负担呦,令我心里暖暖的,涌起无限的美好。
一次,我给父亲拿了两盒酥饼。父亲让我给老张拿一盒,我欣然同意。当我把酥饼送给李奶奶时,李奶奶使劲摆着双手,不住地推辞:“不要,不要。娃子们给我买的零食多得很。”
不容分说,我把这盒酥饼硬塞进李奶奶手里,说:“我从恩施旅游带回来的,请你们尝尝当地的土特产。”李奶奶推辞不过,只好伸出双手接了。
这时,老张手里捧着一把糖块,像捧着宝贝似的,笑盈盈地从屋里走出来,直奔父亲的屋里,高声说:“你们吃糖呦。”
父亲慌得连连摆手,说:“不要,不要。”但老张不管不顾,径自走进屋里,“啪”的一声,把糖撒在了父亲的餐桌上。
父亲望着餐桌上那捧糖,摇摇头,苦笑一声,随即,嘴角上扬,欢喜的笑容浮上脸颊。
中午,弟弟来看望父亲,我做了几个好菜,请老张夫妇过来一起吃饭。他们推辞着说:“那多不好呀!”我极力劝他俩过来,他俩便点头同意了。不久,夫妇俩一人拿了十个鸡蛋,一人捧了一把糖,乐呵呵地迈进了屋。
父亲过意不去地说:“过来吃饭,还拿什么东西呀!”李奶奶说:“打扰你们,多不好意思呦!”父亲最终还是收下了他们的鸡蛋和糖。
饭毕,父亲把那些糖装进袋子里,又把冰箱里的糖也一一装进去,微笑着说:“公园里有几个人喜欢吃糖,明天我送给他们。”
(张学玲,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襄阳市作协副秘书长,襄阳市散文学会副秘书长,《襄阳文艺》责任编辑,著有散文集《遇见美好》等)